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激励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
丰富社团活动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黄陂区前川街道前川第四小学创建于1938年,有着80年的历史。在多年教育积淀下,前川四小敢于创新,勇抓机遇,焕发出新的教育活力。
学校地处黄陂区城关的边界,现有818名学生。他们普遍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其中留守学生占全校人数的30%左右,贫困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10%左右。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导致子女缺乏有效监管,或者管教粗暴,缺乏高质量的陪伴和鼓励。
为高效切实帮助孩子们成长,在区政府督导室的指导下,学校将激励教育定为发展核心,基于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驱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激励教育,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方法为学生搭起成长台阶,成就自己,服务社会。
结合前川四小的发展史和黄陂区的历史人文,编写校本教材《激励之光》,并组织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生书法比赛,寒暑假作业展览、作文竞赛、朗诵比赛、数学竞赛、英语单词听写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面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孩子,教师团队凝心聚力,培优帮困,不言放弃。每学期初要求老师做好帮困计划,做好帮困记载,不让学困生掉队。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有所提升,帮困活动起了很大作用,课间课后学生们都拥到老师身边,聆听老师的指导,成为办公室的独特风景。
围绕激励教育,学校还充分借助区教育局心理工作室的指导力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带头作用,依靠爱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力量,做好学生的团辅活动,保证每年级每学期2次。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效做好专题讲座,保证每年级每学期1次,进一步落实校本教材的课堂教学。
此外,家、校、社会合作一直是前川四小的传统优势项目,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教师团队一直坚持平时家访和家访月相结合,以年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培训相结合,教师和家长联系方式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邀请校内教师和邀请社会有关单位团体相结合。在关爱和激励下,孩子和老师的变化都很明显,亦师亦友的氛围中,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观。
近年来,在激励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区级以上奖项500余次,教师在优质课、论文和案例评比中获区级以上奖项100余篇次,学校办学获奖10余次。
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精彩绝伦,每个孩子都有闪光面。“激励”绝不是一纸空文,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师生的心灵对话,是具备落实价值的科学体系。“激励教育”的长期坚持开展,使学校学生品行端正、尊重他人、勤奋好学,老师也恪守职责,尽心尽力,充满朝气的校园风貌,让前川四小不断蓬勃发展,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扎实前行。(撰文:陈晓彤 周想斌)
【编辑:符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