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蔚:中国工笔画不是强弩之末,应是世界画种

       李乃蔚。本人提供

文/长江日报记者袁毅

【大咖名片】李乃蔚,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出版《李乃蔚画集》《李乃蔚现代工笔人物画》等多部画集。作品《银锁》《清音》《山菊》《归云》《蓝花花》获全国美展银奖、铜奖、优秀奖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等。《李自成进京》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清音》

戊戌年立冬,长江日报读+记者到中国工笔画名家李乃蔚的画室“雨荷堂”采访,只见九十平方米的画室里,画案干干净净,摆放规整,墙上粘贴的几幅画作细腻精微,作为一名三矾九染的传统工笔技艺的承继者,李乃蔚身上和作品里都葆有一份耕读时代的儒雅气息。斋名之所以叫“雨荷堂”,李乃蔚阐明:“雨是水,荷是合,荷叶、莲蓬代表和美,水与荷是融合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画如其人,斋名也一如他的人品画品。

不是天分,而是勤奋

今年61岁的李乃蔚,是一位学养、才情、能力俱佳的绘画多面手,工笔、写意、素描、白描俱能,尤以工笔人物见长,且以极致写实手法在画坛独树一帜。李乃蔚去年退休时,时贤称誉他在中国画人物工笔、写意、线描三个门类均达到当今画坛较高水准,均取得较高成就。记者打趣他天赋极高,满头银丝的李乃蔚笑曰:幸运!幸运!并解释道:其实不是天分,而是专注勤奋,是时间累积起来的!

李乃蔚的工笔画耗时都漫长,构图、起稿、修改、白描、拷贝、勾线、积彩、渲染……一幅画成,动辄数年。尤其是纯淡彩,要靠渲染,方寸之地几十遍上百遍地渲染,以求形到画质到。成名作《山菊》1年,《蓝花花》1年,代表作《银锁》两年,最长是《红莲》4年,宣纸绷在墙上6年,他画了4年,红衣服染了一百多遍,以期达到“薄中见厚”的艺术效果。尝透辛苦的李乃蔚直言:“画家靠画说话,不是靠语言说话,那是演员们的专业,画家自己少说话,要说话让理论家去说。最终是要把作品推向前台,而不是画家自身。”

《山菊》

《蓝花花》

李乃蔚给记者展示手机里,他小时候崇拜的艺术大师、连环画泰斗贺友直2010年给他的书信。在信中贺友直说收到《李乃蔚画集》,并这样评价李乃蔚其人其画:“在工笔仕女画领域,在我心目中,您、何家英、赵国经王美芳夫妇为顶尖高手。我的评画标准仅三句话:好看、高雅、功夫。您的作品均具备了的。我表示佩服、拜倒!”

晚上点着煤油灯画

50年前,李乃蔚痴迷连环画、学习创作连环画,17岁便创作了第一部连环画作品《乌兰的歌》。前辈画家如冯今松、陈立言等很难相信出自一名中学生之手,直到现场检验,看见李乃蔚补画一个封面,才不得不信服,并推荐这部作品参加了“全国年画•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至此,李乃蔚开始了十余年的连环画创作。

40年前,连环画《火红的战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李乃蔚荣升新洲猪倌。“画《火红的战旗》的时候,我是白天喂猪、打扫猪圈,一有空闲就赶紧画,晚上点着煤油灯画。”为此,李乃蔚特招进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读书,受到速写、素描、色彩等西方绘画的基础训练,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拓展了对于传统艺术特别是工笔画的认识和理解,名画家邵声朗是他工笔画的启蒙老师。

毕业后分配到湖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他发表了30多部连环画册,绘制了3000多页画幅和难以计数的插图或单幅画。他回忆作画甘苦:“写意的单幅人物画,有时一天可画数幅,可有时一天也画不上一张满意的连环画。”他与出版社老编辑共同创作的连环画《我的前半生》中的一部分《冯玉祥逼宫》参加瑞士第一届国际连环画节,获中国参展作品集体荣誉奖项,贺友直代表中国到瑞士领奖。

画室像蒸笼,赤膊上阵

30年前,李乃蔚调入武汉画院,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李乃蔚至今还念念不忘调他入武汉画院的创院院长中流,李乃蔚告诉记者:没有中流和武汉画院,就没有他的今天。

到画院后,他毅然将画笔转向了一向冷寂的工笔人物画。第一幅工笔画《甲申三百年祭》,将明朝灭亡的因果和李自成的兴衰剖析得淋漓尽致。创作《黄帝战蚩尤》,他去请教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才确定画面内容。“画到一半,天干物燥,绢炸裂了,我又重头来过。待尘埃落定,已近一年。那时,没有画大画的经验,功力也不足,但有激情,一心想着创作。”

20年前,李乃蔚在长阳隔河岩水库采风。他看到,“青山绿水的怀抱中,一个饱经风霜的土家老太,背着背篓,依石而憩。”这天人合一的画面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情动于中,有感而发,使自然实景化为情感诗境,创作了工笔画《山菊》,获得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最高奖)。接着,他多次到清江长阳山区搜集素材,“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作品《银锁》获九届全国美展银奖、《清音》获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归云》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等。

《银锁》

李乃蔚完成《银锁》耗时两年多。他用“极致写实”手法创作这幅传世佳构时,“三伏天,画室像蒸笼,我赤膊上阵。那时没有空调,怕画炸裂,也不敢开电扇,又怕画上粘上汗水,我就戴着手套画,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正因为如此,《银锁》画面中的女性形象,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当代工笔重彩画大师潘絜兹曾言:“人物画要有扎实的写实功底,夸张、变形不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夸张而不失形、变形而不变质是它的极限。”《银锁》做到了中国人物画的“极限”。

2000年《银锁》参加了日本的现代中国美术展,在日本展览期间被日方从众多作品中选定印成大幅广告招贴画。后来中国美协一位领导告诉他:《银锁》当年在日本展出,把日本人震住了,日本人看后竟不相信这是一张中国画——中国画不可能画得如此写实。有的日本画家、专家用手去摸它的材料,他们质疑究竟是不是用纸本绘制,是不是使用中国画颜料,甚至怀疑是不是水粉、丙烯。

精谨细腻的艺术人生

10年前,中宣部、人事部和中国文联召开大会,表彰了56位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李乃蔚和巩汉林、阎维文、黄宏、奚美娟、胡玫、孟广禄等同时出现在获奖名单上。画品植根于人品。为了实现当代工笔人物画达到极限的梦想,李乃蔚经受着几十年“生命的透支”,只有援助弱势群体的阳光行动、希望工程、残疾人事业,令他从繁重的创作中腾出身心,慷慨解囊。正是这种责任和奉献,成就了他真善美爱、精谨细腻、蔚为大观的艺术人生。

4年前,李乃蔚、李洋父子合作的《李自成进京》正式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史诗美术大展。277.5×544厘米的大画,父子俩以平和心态和工匠精神,花了近4年时间,数易其稿。



《李自成进京》

李乃蔚回忆,2012年5月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实施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面向全国公布招标150个选题,2013年1月组委会对第一轮落标选题面向全国邀标,他们有幸接到了邀请函。2013年6月他们创作的竞标线描彩色稿参加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面向社会公示观摩展,并签订了创作协议书。

2014年1月,在创作正稿之前,他们专程到北京拜访北京社科院明清历史专家李宝臣。李宝臣提出,一般史学界认为李自成是从昌平方向由德胜门攻克北京城的,但据他研究,当时李自成为了彰显帝王之尊、胜利之威,进紫禁城是从前门方向,由南至北,沿中轴线走的。具体路线是,经过五门牌坊(现存)、护城河石桥(不存,可参考现鼓楼前的后门桥)、前门(现存)、大明门(不存,现毛主席纪念堂位置)、承天门(今天安门)进紫禁城。当时前门道路两旁商铺林立,很是热闹。李宝臣说,历史上流传李自成深目高颧,其实进京时,他的左眼在战争中已被射瞎,脸形无法考证。还介绍了当时的李自成及起义军的装扮旗号以及当时的官服、民服、建筑等。

2014年3月,根据李宝臣的建议、组委会对竞标图的修改意见和一些文献资料,他们创作了正稿色彩草稿送到北京组委会审定。他们选取了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大军从前门进入紫禁城、老百姓夹道欢迎的历史瞬间。在画面构图上,场面恢宏,人物众多(大小、远近、虚实人物共一百五六十人)。为三个层次:一是李闯王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紫禁城,京城百姓张灯结彩、设案焚香热烈欢迎;二是明王朝被押解的官员;三是无家可归、衣衫褴褛的难民。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中国画兼工带写和小写意的手法,注重人物形象和动态的刻画,在色彩上力求丰富明亮,以烘托出热烈欢腾的氛围。

在得到组委会认可后,2014年8月完成正稿一。2014年9月广东专家鉴定会对正稿一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如要突出李自成的形象、队列要调整,建议去掉押解明朝官员等局部画面以及服饰的修改等,并提供了具体参考书目。2015年1月,他们完成了正稿二的电子效果图,再传送到组委会请专家评定。有专家提出明代建筑与清代不同,建议将画面的木牌坊换成石牌坊,李自成形象则按照北京昌平的李自成雕像来塑造。综合专家意见,他们对正稿二的电子效果图做了调整。

2015年6月,他们开始创作正稿二。2015年12月,组委会办公室刘健、韩淑英、王仞山等来汉考察指导工作,刘健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2016年5月,他们创作完成了正稿二,随后发电子版送北京专家组评审。2016年6月,组委会反馈专家组意见,主要有:闯王形象过于儒雅,马笼头的位置调整,建议去掉背景石牌坊和左下角一组难民以及肤色和服饰的调整。根据专家组意见,他们对正稿二进行调整修改,于2016年8月完成正稿三。修改后的作品构图疏密有致,画面更加完善。回想整个创作过程并不轻松,近4年时间,数易其稿,最终创作完成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点精神财富。

李乃蔚作画时习惯播放古琴曲,他吃了饭就站在画案前工作,把绘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空灵的古琴声中,像达摩面壁一样,用功极深。他偏爱精细和严谨,偏爱把事情做到极致,比如他爱听音乐,会花很长时间去调音响,直到调出他认为完美的音质。李乃蔚的工笔画能够做到精益求精、极致写实,跟他十年磨一剑地下苦功夫和尽善尽美的天性禀赋密不可分。

当年徐悲鸿为傅抱石画作所题:“元气淋漓,真宰上诉”,杜甫诗:“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都可拿来形容李乃蔚。李乃蔚作画之耐心投入之严谨精到,画坛闻名。用理论家邵大箴的话说:“他预先精心设计,制作的过程长达两三年,一个色块要反复画数十遍,人物形象更是精雕细琢,力求尽善尽美。这在当前画界是十分罕见的,艺术史上也不多见。”

【访谈】表现东方女性,以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在底蕴

一、表现乡土就是表达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怀念

李乃蔚及其作品。记者袁毅 摄

长江日报读+:您三十多年致力于工笔人物画,聚焦、写真、塑造了许多亮丽、单纯、质朴、端庄、优雅、温良、甜美、静穆的江南女子,为何这么热衷于中国南方女性形象,她们寄寓了您怎样的绘画追求和人文情怀?

李乃蔚:中国女性举止端庄、质朴含蓄的天性,与中国文化讲究内敛含蓄、温文尔雅的要求一致,我通过表现东方女性由内而外的天性显现,以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在底蕴。

传统文化对女性有制约,比如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对女人形成束缚,无论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小碎步等,都有严格规范,而且女性体现了家族形象。

我工笔画表达的女性都是古典的、安静的、精致的,没有动态、没有明确的表情。无,实际上是有的,没有有时又代表了一切,留给观者去想象的空间。我选择传统文化浸润的这些女子形象,是在追求精致的、属于东方女性的内敛含蓄、温文尔雅,而非西方式、美国式的外向张扬。

《聘》

比方有人说《聘》是农村姑娘到城里人家打工应聘,端着一杯茶,忐忑不安。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完全违背了我的想法。我画的是传统习俗中相亲的喝聘茶的礼仪和场景,表现了中国女性恬静的期待,以及缔婚过程中“茶性不二移“”好女不吃两家茶”的一生承诺。

长江日报读+:您的代表作《银锁》《清音》《山菊》《归云》《蓝花花》《红莲》等,逼真描绘青春、恬静、温情、精致、古典、安娴、超逸的众多少女形象,画中女子都有原型吗?

《清音》

李乃蔚:每幅作品都有原型,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的普通人物,我请她们做模特,采用拍照方法,然后再按中国画对人物“写真”的传统技法、规范进行创作。

《银锁》是武汉军区基指文工团声乐演员但红,她当时25岁;《待鸿》和《红莲》中后面划船的女子,是一个姓刘的女孩做模特。我的画中人是真人大小,画人等身1:1比例写真,为此我量过女子的脸尺寸,从发际到下巴尖,长脸是24厘米,短脸是22到23厘米。我画人的皮肤、经络都能让人感觉到温热。观者站在画前,会有交流和身临其境之感。

《待鸿》

长江日报读+:美是创造,“美能拯救世界”。您的代表作成名作《银锁》《生日》《山菊》等,描画乡土女子的真善美,人物形神贴近真实的乡土生活,情真意切,诗境纯粹,“妙造自然”。为什么热爱宽阔丰润、宁静素洁的乡土?您有浓厚古典的乡土情结吗?

李乃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就是农耕文化,中国人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浸润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我以为表现乡土就是表达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怀念。在这个时代,我更加坚定信念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内在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脉一直在我自己血液中流淌。

中国是农耕社会,虽分城里人和乡里人,老祖宗骨子里都是从农耕文化出来的,乡村是每个人不能忘怀的根。乡村文化是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特性的。我虽不是农村生长,但下放农村过,学农学军,对农村并不陌生。乡土最大特点是质朴、真实。中国农民本性东西非常真实,播种下去,种好田丰收了,养活自己,搞不好颗粒无收,饿肚子,非常真实非常现实。

二、我把传统技法推进了,并未脱离传统

李乃蔚。本人提供

长江日报读+: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称您,“没有颠覆传统工笔画和创立新的写实画派的意图”。您是什么机缘下开始尝试工笔人物画“极致写实”的?您是有使命有意识传承工笔画文脉吗?

李乃蔚:在看了西方古典油画和十九世纪学院派的经典作品后,我认为中国绘画也应该有精致细腻的东方“写真”人物画,经过30多年的潜心探索,我的作品得到了一定认可。网上有一篇油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提到:“油画罩染和工笔画的渲染有异曲同工之处。有个叫李乃蔚的工笔画家,他画的画起初我还以为是东方趣味的古典油画,色彩含蓄饱和,人物塑造有重量感,只是他有意强化边缘线以及整平化才能看出区别,所以我认为二者原理相同只是材料不同而已。”

她说得对,有道理,古典油画是罩染,中国绘画叫渲染,是异曲同工。从技法和追求上讲,中国工笔画是世界画种,为了追求画面的温润厚重等艺术效果,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画目标一致,只是材料工具不一样,中西在古典绘画上有相通之处,都是经过多遍渲染,追求温润厚重的画面质感。

长江日报读+:中国画的画面写实效果不被主流所推崇,名画家钟孺乾评论您的工笔人物画是“高像素”工笔画,“李乃蔚创造了他自己”。您是如何突破中国画固有短板,做到中国画极限、创造了自己?能否概括一下您的艺术风格?

李乃蔚:我是在传统工笔人物画写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古典油画的某些视觉效果,用纯粹的中国画材料、颜料、技法等元素,以传统工笔画淡彩的技法,拓展并延伸“三矾九染”的技法规范,充分发挥宣纸和中国画颜料的表现能力,尽可能发挥传统工具、材料的表现潜能,更真实地表达人物、场景、道具等的质感和真实性,让观者面对画面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客观上讲,我把传统技法推进了,并未脱离传统。中国画创新若一锅端、另起炉灶,就不是纯粹中国画了。创新谁都可以说,但真做到难上加难。对一个艺术风格认定的前提,借用理论家卢辅圣的话:“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种绘画能像中国画那样,具有一套流传有绪、体系完备而又灵活多变的图式规范,无论赫赫大师还是莘莘学子,都无法绕开这套图式规范而取得成功。可以说,历代国画名家既是图式规范的创造者,也是图式规范的承传者,正是承传和创造的完美结合,才使他们贏得了中国画发展长链上富有意义的一环。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画教学采取了异于西方的‘课徒’方式,即通过先临摹后变革、先接受后理解、先专一能后兼多方的‘以法致道’之途径,来训练培养新一代国画家。”谁都无法绕过中国画体系、图式规范。我的艺术风格,追求的是线和色相融,浑然一体。线是人物的骨骼和经络,色彩是人物的肌肤,我让它们双方去糅,互相渗透、融合。

我的线稿起得很艰难,有时一张线稿起一个月,逐根线去抠,因为我画的是“极致写实”,咱们传统叫写真。举个例子,鼻子侧面简单画起来是一条直线,但严格来说哪里是骨头哪里是肌肉,是很微妙的起伏,可能是笔略微弯曲那么一点点,都不见得察觉得到。每一根线,形体、面部,特别是五官,错一毫米,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中国画是用线来定位的,所以我的工笔画比写实油画麻烦很多。

中国画是古老的画种,要创新,怎么创?难度大。中国画不要谈创新,可以谈推进演进,我的画也是这样做的,扩展了中国画写实边沿。对有些人妄谈创新,我持怀疑态度。李可染对继承创新有个观点:以最大功力打进传统,以最大勇气冲出去。不能落入古人和传统的窠臼,在继承基础上还要有所创造。我觉得很有道理。道教讲阴阳,一进一出,才修炼成真正专家,但过程太漫长了。

长江日报读+:西方美术史上,有古典写实、浪漫主义写实、表现性写实、象征性写实,美国有超级写实主义即照相写实主义,中国湖北也不乏极端写实的油画家如冷军、石冲,但中国画的这种“极致写实”的尝试更有意义。中国画的这种“极致写实”和油画的极端写实有什么区别?

李乃蔚:中国画的“极致写实”前提是中国画这个艺术门类的定位,它的技术、材料、工具是有规范的,就如不同材质物品一样,如木头、石头、钢铁等,中国画的探索、创新离不开材料、技法的制约,否则就不是中国画,就是我们常说的带着枷锁跳舞。中国画的“极致写实”也有感性的因素,和西方写实油画所用的三维立体素描、环境色彩、人物体积的高光等元素不同,是在人物二维半的规范内塑造体量感和用固有色彩等来表现画面效果的,这就是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有人改造中国画,把西方素描带入中国画,素描+水墨,不伦不类,简单化套进去,没有消化,我个人不认可。我的工笔画,不是三维立体,没有明显高光,只画固有色彩,不画环境色,用西方线性素描,是二维半。远看是大平面,近看是凹凸,衣纹深染色,是凹凸法,传统基础上我深入了、强化了,我画的是凹凸。《李自成进京》就不用三维立体,是平面的,否则传统味道不够。

长江日报读+:“85美术新潮”的前卫艺术发源地在武汉,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地方,何以培育了冷军、石冲和您这么一批极端写实的画家?何以涌现出这么一批新的写实具象绘画?

李乃蔚:这应该是楚文化造成的吧,历史上楚人好极端,有九头鸟之称呼。湖北武汉九省通衢,交通发达,东西南北文化交流广泛,湖北人性格容易走极端,不保守,见多识广,不守常规,有创新精神。地域文化有这个特性,所以培育了一批极端写实的画家,有极端写实具象绘画作品。

三、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流淌在每个人血液中

李乃蔚在创作中。记者袁毅 摄

长江日报读+:您的《银锁》等发展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技法,对中国工笔画的现代化产生了影响。您全部使用了中国绘画的材料,达到了“薄中见厚”的艺术效果。您的这种“极致写实”特殊技法能否明确总结公开?担心后继无人传承吗?

李乃蔚:我从来不保守,技法也不特殊,都是按照传统中国画规范来创作的,还是常言道:新瓶装老酒也是旧瓶装新酒的关系。只是这种技法的关键因素就是画家的绘画感觉问题。这点很重要,如果感觉不对,可能无法画下去了。我不担心传承问题,有对中国“写真”艺术追求的艺术家,自然会去探索去钻研的。

2000年后,我们到欧洲看美术馆,跑了8个国家。看安格尔名作《泉》,我把头顶到玻璃罩上看人体色彩很微妙,贴近后,怎么这个世界级大师色彩平平的,颜色薄,不是强烈三维立体的。退后一米远拍照,温润转折的关系出来了,观赏时恰到好处,我来回几趟都是如此。人眼有错觉,视觉差别。我画画时,悟出来对画面把控问题。荷尔拜因和安格尔是线性素描基础,他俩作品对我绘画启示很大。

长江日报读+:宣纸、毛笔、水、墨、颜料,是简单的绘画工具,是一种经历了几千年的中国文明的沉淀。您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看待并运用这些物质材料,在哪些方面、哪些程度上刷新并增加了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内涵?

李乃蔚:中国画传统绘画工具笔、墨、纸、颜料是古人经过数千年使用,积淀下来的原生态绘画工具,毛笔通过水作为媒介,将墨、色绘制到宣纸上,材料无污染、易保存、利传承。中国绘画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充分了解与使用这些工具的特性,在前人作品基础上,深度挖掘这些工具材料的优势,使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尽可能将古老的工具材料与当代审美要求结合起来,达到技法与作品内涵的完美统一。

我的绘画未脱离传统技法规范、古老的三矾九染。历朝历代工笔画画家都是我这样一只手捏两支笔,一支清水笔,一支颜色笔,交替使用,画一天来回互换,要交换几十次或上百次。一笔颜色上去后,清水起润泽画面和颜色的作用,追求细腻精致,干净不留边缘痕迹。工笔画大部分用纸是熟宣、熟绢。熟宣、熟绢经过胶矾水加工制作,不会生发、润泽,没有生宣纸经毛笔溅水后产生的自然润滑、生发。纸和绢要选择高品质材料,经得起摩擦、折磨。

中国画工笔和水墨是两个门类,都是用线条方式勾勒形体,塑造形体,技法、材料属性和运用方式不一样。我的工笔画“极致写实”用淡彩画法,不是重彩,每次用色并不浓厚,靠多层、反复渲染来构建画面厚重感与物体质感。反复渲染过程中,并不是用固定色彩进行,而是用不同色彩来进行,重叠和透叠画面局部及物体。比如画红色服装时,不仅仅用大红和深红两种,还要用胭脂、朱膘、朱砂、赭石,甚至花青,很多颜色要用,冷暖色互相重叠使用,中国画中的“红”不好画,画舒服很难办到。通过多种颜色反复渲染后,使画面上红色呈现出丰富多彩,既细腻又厚重的质感。严格说,这需要画家对绘画色彩、冷暖搭配的感觉,根据画面需要合理使用,个人直觉告诉我画到什么程度打住。所以画家自己个人对绘画艺术的感觉、对画面掌控的感觉很重要。

有时为了达到画面最佳效果,对一件物品和色块渲染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因为用淡彩法,画完效果是透明的。你走近看作品,画面通透。纸和绢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有画家看我作画后开玩笑:颜色哪里画在纸上,完全洗在笔盂里了。淡彩画法,几遍十几遍达不到效果,像我这样画法的人不多,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营造效果,创作过程延长,半年一年才画一张,相当于做一件物品。如木工做一件家具,刷清漆一遍干透后,用细砂纸精心打磨,再刷一遍清漆,反复多次,如此循环,几十遍后,这样做出来的家具不仅仅是实用的物品,而是一件艺术品了。

为了得到完善精美的艺术品,为了保证画面将来长期保存,我在用水选择上,一般选择干净的过滤水和纯净水,不是自来水。因为自来水有矿物质沉淀物各种成分,怕杂质、铁锈产生腐蚀。我用虔诚敬畏的工匠精神严谨打造艺术品,是出于对艺术品崇敬、珍惜之情。有些画家的气质,差的就是严谨和精致。

长江日报读+:近百年欧风美雨、西画东渐背景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小山说过,“中国画穷途末路论”,进入21世纪,王南溟也发表“艺术必须死亡论”。照李小山和王南溟的观点,中国画成了强弩之末。作为当代中国画工笔名家,依您之见,工笔画是不是强弩之末?

李乃蔚:中国画不存在强弩之末的问题,穷途末路论是伪命题。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斩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与这个民族共性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文化艺术的发展是其自然规律,不是由人的主观臆想来掌控的,不可能脱离文化根基、凭空捏造来扭曲历史进程。一个种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中的细胞分子,不是人们主观意识能够改变的。纵观上下几千年的中国画历史,脉络传承清晰,各个历史时期演进有序,艺术特色分明,汇成宏大丰厚的中国画历史积淀,任何人也无法篡改。

我为什么说工笔画是世界画种?是因为水墨画技法革新难度很大。纸张决定了水墨画使用方法,水墨技法要求相对程式化,古人讲究笔笔有来历有出处,传承有序,水墨画不如工笔画灵活多变,没有工笔画创新演进之路宽泛。工笔画门类分淡彩、重彩、没骨画法、兼工带写,甚至借鉴西方古典油画、水彩、丙烯等绘画方法,容纳度很大。所以,工笔画演进、推进的尺度、自由度比水墨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工笔画不是强弩之末,应是世界画种。

有一个现象,现在全国各地美院中国画教学中,工笔画教学所占比重很大,这正是中国画工笔画活泼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湖北美院工笔画是教育部认可的重点学科,历届培养了不少工笔画人才,这是中国画发展大趋势。大学生为何学工笔画?水墨画进入理解、创作难度大,从白描到工笔到色彩到兼工带写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研习中国画是一个漫长过程。文人又把诗书画印纳入水墨体系,历代文人画强调功夫在画外,修养、文化、积淀通过画面体现。艺术理论家陈传席曾说过:工笔画是专业绘画,水墨画是业余画种。水墨讲究意象,工笔讲究具象,不管是水墨还是工笔,都是中国画体系,对画家要求是一样的,不因画种来分高下,而是因作品艺术品位来分高低。在中国画历史上,历朝历代文人画、水墨画、工笔画都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

四、没有传统文化厚重底蕴,我们什么都不是

李乃蔚在创作中。记者袁毅 摄

长江日报读+:您运用传统技法、传统材料,作品却关注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及精神面貌,您怎么看待中国工笔画的传统,中国工笔画是保守的画种吗?

李乃蔚: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存在保守与落后的问题,主要是你如何将传统技法和材料完美地运用在当今的艺术审美实践中。只要紧随历史脉搏,与时俱进,都能创作出具有浓烈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我们受惠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的沾光、受益者,没有传统文化厚重底蕴,我们什么都不是。

画种本身不存在保守,不能因为画种历史久远就说它无用、落后、陈旧等,这都不是理由,关键是在当代你能够用得最合适。工笔画传统追根溯源,源头可追到汉代帛画。历史上出现许多传世名作,如晋代《女史箴图》,唐代《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宋代是工笔画巅峰时期。宋徽宗赵佶倡导下,宋画进入历史高峰,至今在世界上人被公认为中国绘画经典,甚至有人提出艺术观念、品位上,宋画高于西方几百年上千年,国外知名大博物馆艺术馆,很多藏有宋画。延续到元明清,文人画相对强势,明清后工笔画式微。新中国后,老一辈艺术家大力强调复兴中国工笔画,出了刘继卣、王叔辉等工笔人物画大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笔画逐渐复兴起来,并产生了大批名家名作。中国工笔画的文脉相传,渗透在中国人基因和血液里,历史发展进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好艺术、好作品终究会代代相传。

长江日报读+:您的工笔画,既可画出女性肤色毛细血管的质感,又描绘超越日常经验的审美感受,既恪守传统工笔技艺的三矾九染,也有西方绘画艺术的熏染,更有印度阴影画法和波斯的细密画的借鉴。对当下中国画现状和艺术革新还满意吗?对中国画的未来还会有所期待吗?

李乃蔚:当下中国画的传承与探索情况不错,尽管有唱衰的不同论调,总体来说,广大美术工作者都积极参与中国画现代样式的研究和实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传承有序,必将以东方艺术博大精深的体系屹立世界艺术之林。

艺术家都在摸索,每个人尽自己的学养、认知,对中国画进行传承与探索。我的工笔画跟世界绘画有交流有互动。2000年,工笔人物写真《银锁》参加日本现代中国美术展,被展览方遴选为海报主题画,这幅作品还到韩国展出,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工笔淡彩透明画法,得到日韩美术界认可。

《红莲》

2010年在京举办的国际美术双年展上,我的《红莲》挂置在第四位,当时两三位印度画家欣赏后,主动找我交流,儿子李洋也是工笔画家帮我翻译,他们都看得懂,询问我的工笔画技巧,还拉着我的手到他们的画作前观摩。印度及波斯有细密画,印度佛教艺术是健陀罗风格,有凹凸花的印度阴影画法,和我国的工笔画有相通之处。世界美术史上,中国工笔画没有缺位。

我的《蓝花花》随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欧洲四国国际巡展,在美国纽约展出时,邦瀚斯北美亚洲艺术部主任高德莎认为,《蓝花花》是中国传统工笔画,但借用了西方古典写实的技法描绘出人物肌肤的透明感,增强了画面的色彩视觉效果。西画强调外在,中国画注重内在。观众从画作可以了解到中国人在想什么,这就是展览的意义。中国画家借鉴西方技法,扩大了视野,但并未因此丧失传统,反而形成了多样的面貌,这是很好的面貌。

五、“武汉画派”必须要有领军人物

李乃蔚的画室。记者袁毅 摄

长江日报读+:您做过多年的武汉画院院长,也花大力气促成了“具象与表达——武汉画院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醉认为,武汉画院这批作品可被称为“武汉画派”。作为“武汉画派”领军人物之一,在您眼里“武汉画派”在中国画坛的地位如何?

李乃蔚:“武汉画院美术作品展”在京展览时,著名艺术理论家陈醉说到了“武汉画派”的观点,他主要是针对湖北武汉前卫艺术的影响而言,没有想到在湖北武汉还有一批坚持传承、潜心创作写实具象的画家,这是湖北艺术氛围多样化的体现,也是他的鼓励之言。同时他也希望湖北艺术生态良性发展,出作品出人才,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京城评论家感到很奇怪,对严谨写实画派不了解,鼓励湖北武汉艺术家把这条路走下去。

画派形成有历史渊源,要传承有序,要有一批志趣相投、艺术观点相通的艺术家,创作出一批作品,不是靠人为打造出来的,若干年后方可以追认它是一个画派。画派形成既有历史积淀,也有大师大家,如岭南画派、京津画派、吴越画派、黄土画派等。吴越画派、金陵画派有积累,大师有傅抱石等,长安画派有大家石鲁,而“武汉画派”没有大师,沿袭画派上不占优,湖北是多样化,必须要有领军人物。

长江日报读+:您最近在画什么作品?能否透露一二?

李乃蔚:我当年带着大画册,进京拜访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向他请教:我是另起炉灶还是坚持探索?理论家邵大箴跟我说:一条路走到黑。让我坚持下去。

我正在创作2米×2米的大幅工笔画,画面表现的是土家族纺织女和西兰卡普,以表达湖北乡土文化的经典和浓厚的乡土情结。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间工艺品,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 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作品创作近一年,还未完成,暂定名《土家织女》。这个选题既表现传统手工艺传承,又很接地气,应和了当下国家提出复兴传统文化、文艺要接地气的号召,描绘了人民生活、劳动与创造,贴近真实、生动的乡土生活,作品是否成功,有待广大观者评定。

【编辑:刘思】

(作者: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