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 《曾侯乙编钟》
长江日报6月11日讯(记者胡蝶 李汉梅)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对全世界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这片浩瀚的文明海洋,成为新中国邮票的取材宝库。唐诗宋词、文学巨著、绘画瑰宝、文物重器、古桥古塔、书院园林以及各种民间艺术,都成为新中国邮票的重要表现内容,登上国家名片为中国形象代言。
《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邮票,运用文字缩微雕刻技术,分别将300首唐诗和300首宋词完整刻印在一枚邮票小版张上,每个字只有0.4 毫米高,但在放大镜下纤毫毕现,一张邮票就是一本书。用点读笔点击邮票,还能自动诵读诗词。《唐诗三百首》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套多媒体邮票,打开了邮票与互联网技术交融的新天地。

1989年 《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

1955年 《中国古代科学家》

1951年 《鲁迅逝世十五周年》

1962年 《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

2009年 《唐诗三百首》

2012年 《宋词》

1981年 《红楼梦》

2000年 《木兰从军》

1987年 《中国历代名楼》

1994年 《中国古塔》

1962年 《中国古代建筑——桥》

1983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

1998年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
(图片整理/胡蝶)
【编辑:刘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