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逐步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幸福健康一座城

武汉逐步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2017年,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莹家庭医生团队获得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称号

2011年,武汉市启动智慧医疗试点,开展了“移动查房”“先诊疗,后付费”等改革项目

2013年,全省首个“微信全流程就医模式”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大幅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小康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如今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武汉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健康水平也显著提升,看数字很直观:武汉人均预期寿命从1978年的69.43岁提高到2018年的81.29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从1991年的53/10万、18.07‰下降到2018年的9.94/10万、1.95‰。

健康是幸福之基,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武汉卫生计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目前全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老人更长寿,婴儿更健康。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的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也包括医疗需求。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者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推进健康武汉建设,为大武汉的腾飞筑牢坚实的健康根基。

武汉医疗大步踏上现代化道路

从“赤脚医生”到“机器人搭档做手术”

市民陈英儿时居住在黄陂农村。他经常给上中学的孙子“讲古”:“我小时候生病‘打摆子’,感觉身上一会儿热、一会儿冷,‘赤脚医生’的药也没效果,我的奶奶天天抱着我哭。幸亏我命大挺过来了,否则就没有你,也没有你今天的幸福生活了……”

陈英的经历,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卫生状况写照。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医疗卫生体系十分薄弱,全国仅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卫生人员54.1万人,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武汉市卫生局陆续接管多家教会医院,改组为武汉巿立医院;农村仍靠赤脚医生白天卷起裤腿、打赤脚下地务农,晚上走乡串户送医送药,力所能及地为村民看病。

保障人民健康,才能加快建设步伐。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老一辈卫生工作者以手术室为家,吃住在医院,推动武汉医疗水平大飞跃。1973年,武汉市第四医院周必光教授完成世界首例农村条件下同体移位断腿再植手术,震惊国内外;1976年,武汉市第二医院(现武汉市中心医院)陈信康教授在世界首创“痉挛性斜颈三联术”,攻克“歪脖子”难治之症,至今仍是治疗斜颈最有效的方法;1983年,该院郑英键教授在国内首创“门静脉高压三联手术”,在当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已建成市一医院、市二医院(现中心医院)、市三医院等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属综合性医院;有42个城市街道卫生院、56个农村公社卫生院,但普遍规模小、条件差、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后,武汉市医疗水平发生飞速变化,医院的硬件设施和医疗条件日益改善,各类新技术新业务不断突破、层出不穷,医疗技术的发展踏上现代化高速发展道路。

截至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分别达到6340家、9.53万张、13.63万人,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8.6张、3.57人和4.91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武汉地区以器官移植、妇产科、心血管疾病、口腔医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专科诊疗技术已达到全国顶尖技术水平,中医药、肿瘤、皮肤病、烧伤等多个专科诊疗中心医疗技术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此外,还涌现一批名家,2015年,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该院马丁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1月,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在市四医院完成首秀,辅助医生完成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手术,一路“指哪打哪”快准稳,误差小于0.8毫米。激光消融、“钥匙孔”手术、3D打印、机器人手术……在武汉的大医院,这些听起来神乎其神的高科技,已成为日常诊疗手段之一。

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大布局分级诊疗”

积极探索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医院排长队,特效药价格高,小病靠拖、大病靠扛,“看病难、看病贵”一度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看病难”,难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资源向大型医疗机构集中,基层医疗技术力量薄弱;难在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如医院的科室设置布局不合理、流程复杂;还难在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取药难等等。“看病贵”,则是贵在药费高、检查费用高。

夯实基层,力推“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势在必行,首先要夯实基层,让市民信任基层。2013年起,市、区财政共投入建设经费16.3亿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通过免费定向培养、转岗培训和招聘引进,大力培养全科医师队伍。

目前,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3个、服务站327个、乡镇卫生院72个、村卫生室1670个,实现了中心城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农村地区“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平均每万名居民拥有2.1名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水平提高了,让慢性病、常见病在社区就地诊疗,市民少跑路、大医院里少排队。

由大医院“牵手”基层医疗机构共建的医联体,拓宽了双向转诊渠道,加强了上下联动。通过管理资源整合、专家资源共享,初步实现了急慢分治的双向转诊模式。大力推进远程医疗协作,通过在线问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信息化手段,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将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近年来,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逐步落实功能定位,下转患者增长比例明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达到2739.86万人次,合理就医秩序正在逐步形成。

挤除水分,向高药价“开刀”

2015年,武汉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后,在汉医院逐级启动综合改革,降低药占比、耗材比,推行药品零加成,药价平均下降15%;先后3次调整2623项医疗服务价格,降低检查、化验类项目价格,突出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

为让市民切实享有实惠,2009年以来,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960余种药品“零差率”销售,平均售价下降36.66%;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7个中心城区51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保障能力、规范基层医生用药行为,降低了城乡居民药费支出,切实让城乡居民感受到基层就医的普惠性。

全面改革终见成效,2018年1-9月,市、区属医院门急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从236.6元上升到236.7元,同比增长0.1%;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从9202.3元增长到9419.4元,同比增长2.4%,均低于近3年平均增幅(4.1%、3.42%)。2017年低保户医疗保健类支出从1063元下降至965元,降幅为9.2%,满意度为87%。

2015年12月,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市卫生计生执法督察总队卫生监督员开展饮用水抽检

减少排队、先诊疗后结算、分时诊疗……

患者从就医之初就能享受到智慧服务

市民说起到医院看病,过去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等”字。从挂号到看病,再到交费、取药,每一个环节都要排队等候,导致了看病难的问题。如今,患者只要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挂号、交费等流程,实现从门诊到住院、从院前到院后、从诊治到康复的全流程医疗服务,改变了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不仅加快了诊疗流程,提高了医院设备利用率,而且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武汉2010年选择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区开展示范试点。通过这些年建设,已实现基于三网融合的病房内多媒体信息自动服务、移动查房、医疗物联网示范应用、“先诊疗后结算”的院内一卡通等项目。

自此,于2013年全面启动智慧医疗建设,目前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智慧医疗覆盖超过30家医院。

在医院里,医护人员用手持医疗移动终端对每位患者的腕带进行扫描和识别,就可以核对患者身份、确认医嘱、核对用药及各种治疗。智慧服务的参与,有效提升诊疗速度和精准度。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打通了医院、银行、医保信息系统,首创了“先诊疗后结算”的收费模式。极大地节省了患者的时间。

现在,患者从就医之初就能享受到智慧服务。包括网上预约诊疗,查自己的健康档案,实施个人健康管理;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实现无缝转诊、转检等。

今年2月,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签署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基于中国电信5G、云和光纤网络的组合优势开展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深度合作,全力打造全国首个5G云网融合智慧医疗示范项目。

这个项目将围绕分级诊疗、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等多种业务场景打造互联网诊疗平台,通过网络、云计算、呼叫中心及应用服务,构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院创新模式。

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大医治未病,保障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等疾病正在快速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有数据称,目前慢性病在我国疾病经济负担中所占比例超过70%。

大医治未病,如能对慢性病进行早期防控,可减少慢性病的患病率、控制慢性病的并发症,从而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改善人群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公共卫生服务是重中之重。2006年,武汉在全国首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创建标准化公共卫生科活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设立标准化公共卫生科,负责传染病、免疫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专项工作,目前已建立起涵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保障体系。还从2009年开始试点家庭医生工作,积极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促进医疗服务向医防融合发展。

目前,武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8.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分别达到29.8万人和9.8万人。为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先后为148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

针对儿童和特殊人群,卫生部门着力构建免疫屏障,不断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从1978年“四苗防六病”,到2002年“五苗防七病”,再到2008年“十四苗防十五病”,疫苗接种种类逐步扩大。全市247家预防接种门诊、81家产科接种点、81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疫苗接种实现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还大力推广“互联网+”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模式,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2010年以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从1978年的2208/10万下降到2017年的182/10万,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风疹、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得到消灭或控制。

聚焦武汉“健康守门人”

“热血”英雄

作为医疗资源集中的中部大城市,武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常现紧缺状态。

迄今为止,全市参与无偿献血人数达到220余万人次。2010年至2017年,我市连续8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为医疗血液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急救“先锋”

1978年,武汉市急救中心仅有急救车辆10余台,全市每天出车数仅为20余次,急救覆盖区域小、应急能力差。改革开放以来,急救能力得到大幅提高,院前急救从过去简单地将病人从发病地点运送到医院,逐步发展到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最大限度地抢救患者生命。

目前,武汉已有1个急救中心和6个急救分中心,设有急救站点63个,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高速公路急救站点和水上急救站点,打造水、陆、空立体急救网络。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航空医疗急救服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航空医疗救援试点城市。

防“核”卫士

如今,“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新体系初步建立,并有了信息化手段加持,武汉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又将开启新的征程,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目前全球新发耐多药结核患者60万人,仅中国就占了1/4,发病人数居第二位。

职业病“守门员”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经济发展速度和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近年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实施以来,更多的企业被吸引到武汉投资。当今武汉,不仅拥有武钢、武船、武重等“武字头”大型重工企业,也有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凸显。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7457家,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219534人。

【编辑:金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