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处长”入职清华: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杨于泽 专栏  

据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美籍高等教育专家朱大卫(David P. Zupko)近日入职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担任副处长。朱大卫曾经担任耶鲁大学常务副教务主任、芝加哥大学副教务主任,此次入职清华将参与清华大学“全球战略”中“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的推动实施。

中国本土高校出现洋面孔不是新闻。比如国际知名学者丹尼尔·贝尔之子贝淡宁2006年担任清华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有2名德籍、法籍教授,近几年理科领域的洋面孔也变得稀松平常。但聘用外籍人员担任“领导干部”,让洋面孔进入“机关干部队伍”,这在清华大学还是第一次,在新中国公立高校历史上也应该是首次。

人才是第一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既然认识到人才是一种资源、而且是第一资源,让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就应该敞开怀抱,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天的中国,不是要不要在全球范围配置人才资源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这种配置能力强不强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吸引并用好“天下英才”。

在全球范围进行人才资源的配置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扩大了选择的余地,利于优中选优;二是扩大了供给,世界那么大,可用的人才肯定很多;三是用人的多元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产生融合优势,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华为在世界各地建立研究中心,聘用国际化各类专才,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商业转化与市场拓展,从而成就了其技术的领先性,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企业在全球进行人才资源配置的成功范例。

清华聘用外籍人士当副处长,不是为了“多元”而“多元”,而是工作需要这个人。对于中国高校来说,发达国家高校一般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高水平大学也具有办学水平上的优势,其管理人员具有可以为我所用的管理经验与管理能力。朱大卫曾在耶鲁等名校管理岗位任职,自然具有较广的国际视野,清华要推动自己的“全球战略”,聘用他也是“得人”之举。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上经纬万端,社会各界充满“人才饥渴”。人才既是无价的也是有价的,用不用“洋面孔”不仅取决于我们的胸怀和见识,而且取决于我们为人才提供的土壤。“洋处长”入职清华,显示我们正在突破用人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正在提高。一个开放的中国,必定是全球人才展示才能、实现自我的大国。

【编辑 邢帆】

(作者:杨于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