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强化了面对灾难的共情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大多数人对地震都没有亲身经历的经验,也缺少专业知识,在信息时代,真实信息的即时迅速传播,既可以辟谣止谣,也可以平息人们的信息焦虑,还让人们几乎无时差地形成对震区的关注,强化了面对灾难的共情,各地援助也将能够更快响应和行动。

6月17日晚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六级地震。

十余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是里氏八级。

地动山摇的一刻,无论距离远近,地震易引发恐惧、猜测等反应,但无数人心头仍涌起出手相助为人解困的冲动。汶川地震时,大量自发群众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救援的场面令很多人记忆犹新。

此时地震与彼时地震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们仍可观察到,汶川地震十余年后,灾难面前的公众舆论心态正逐步成熟。

灾难发生后,谣言传播最易发生。此次震后,短时间内的确出现了未经证实的谣言,其中还不乏“有图有真相”者。不过很快,这些谣言在权威发布面前被迅速破除,并找到了源头。

地震发生后,专业救援队伍在半小时后就进入灾区,这与救援力量的专业性有关,与震区的交通状况有关,也与救援通道的通畅有关。在救援力量驰援途中,大量社会车辆自发为之让出通道。

这与当下信息技术的发达关系密切。

四川长宁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就有震区信息和视频流传出来,一条提前60秒倒计时的预警视频更是短时内刷屏网络。随着震区信息大量在网络传播,人们几乎可以在“即视性场景”中随时了解震区动态。

大多数人对地震都没有亲身经历的经验,也缺少专业知识,在信息时代,真实信息的即时迅速传播,既可以辟谣止谣,也可以平息人们的信息焦虑,还让人们几乎无时差地形成对震区的关注,强化了面对灾难的共情,各地援助也将能够更快响应和行动。

对同胞处境的焦虑与冲动,在灾难来临时, 是一种正向情绪。汶川地震发生的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者元年。此后“志愿”这种令人感动的品质与行为,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

灾区即时救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既然是赛跑,高效率是关键。此次长宁地震,一段60秒的预警视频刷屏网络,攻克地震预报预警难题,专业技术人员一直在不懈努力。一切有利于震区群众,一切有利于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类并不能战胜地震,但在天灾面前,我们可以凝聚力量,共渡难关。(本文海报制作:王语哲)

【编辑:符樱】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