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观点】问与谜

好的问题,绝不止一个答案。反过来说,一个问题,老是没有明确的答案,得让人多纠结。“李约瑟之问”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也是这样一个让中国人几十年来纠结到痛苦的问题。

“李约瑟之问”也称“李约瑟之谜”,它的原版是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的一句话:“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这句话演变成很多等价命题的版本,比如林毅夫的版本是:“为什么中国在近现代之前能大幅领先其他文明,却无法在近现代维持它的领先地位?”

答案很多,有人专门做了近十年来“李约瑟之谜”的研究综述,统计了一下各种“谜底”,从经典解释到最新理论解释,拉拉杂杂,不下9种,这还是挑影响大的说的;这些谜底从地理环境、资源约束到产权、文化再到流动性、战争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可见,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特别是有了近代百年历史苦痛和最近几十年来国家经济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现实自豪的中国人,情感跌宕、心理落差、冷暖炎凉极大之后地追本溯源。

“李约瑟之问”其实包含着“我们为什么不行,我们又为什么行”的文化心理的拷问。

无论怎样的答案,科技是绕不过的选项。没有科技,生产力只能永远停留在手工、农业阶段,支撑不起工业化。所以,“李约瑟之问”所包含“我们为什么不行”的背后逻辑其实应该是反问“西方(欧洲)为什么行”,为什么?把各种同质的因素简化掉,只剩下科技,他们有科技所以行。

同样,回答现实“我们又为什么行”时,简化掉各种同质因素,最后还是得归于科技。就像现在的热门观点,拼到最后,拼的是科技。制度的红利、人口的红利,都有摊薄的一天,只有科技的红利才能源源不断。

从这点说,“李约瑟之问”问的是历史问题,答案却是个现实问题。文/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