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首批帐篷小学开课,150多名小学生学唱《坚强似竹》学会坚强感恩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1日讯(特派记者戴旻阳 胡胜 )6月17日晚,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中周边地区的长宁县双河镇受灾较重。21日早上8时许,在长宁县双河镇笔架广场旁的一片空地上,双河镇中心小学的150多名六年级学生进入新建的帐篷小学,迎来了震后的复课。

第一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演唱了地震后长宁县艺术家创作的抗震歌曲《坚韧似竹》,学习竹子坚韧的精神,也学习感恩所有救援震区的好心人。

得知学校复课孩子难掩兴奋

21日早上8时许,12岁的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胡一兵拉着父亲胡志强的手,往帐篷小学的门口跑,

“快快”孩子焦急地说想快点见到同学们。

32岁的父亲胡志强说,一家人住在双河镇金鸡村,本来在浙江打工的胡志强得知地震的消息,马上打电话回家,得知家人都没有受伤,房子的墙有些歪斜。18日早他从浙江出发,开了20多个小时车从浙江赶回老家,发现家人们已经住进了帐篷里。


胡志强说,在帐篷里很多时候孩子都在看书,常常念叨想念学校的同学和老师。20日接到学校通知复课,孩子很兴奋。


“通知上课是9点钟,孩子早上6点钟就起床了!”胡志强笑着说。进入帐篷里,胡一兵马上趴到桌边,和班上的同学们聊了起来。

帐篷里桌椅整齐还有电扇钢琴

到达帐篷学校,孩子们纷纷感叹“教室挺大的!”好奇的孩子们这瞧瞧那看看,发现帐篷教室里不仅有黑板桌椅,还有多台落地电扇和一架钢琴。

长宁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刘晓介绍,宜宾军分区官兵得知长宁县双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迫切希望回到学校上课,特地布置了帐篷小学的抢建计划。19日晚,长宁县人武部从军分区调用了96式通用指挥帐篷,帐篷长度11.3米,宽度9.6米,连夜运到双河镇。20日上午8点起,县人武部出动30名民兵开始帐篷小学的搭建工作。20日中午帐篷小学搭建完毕。到20日下午5点左右,帐篷小学内的课桌椅和教学用品全部摆放完毕。

“电子钢琴是老师们从宿舍搬到帐篷小学的”,中心小学副校长葛刚介绍,地震后双河镇内的6所小学校园全部停止使用。在军队的援建下中心小学6年级的学生成为双河镇首批震后复课学生。电子钢琴是学校老师放在校外宿舍中的,为了震后复课,葛刚和学校4位老师将钢琴从宿舍搬运到帐篷小学内,花了两个多小时。

孩子们的笑容是最坚强的力量

“孩子们你们好吗?”

“好!”

21日早上9时,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曾莹走上讲台琴边,开始上课。

在曾莹的带领下全场所有孩子们一起朗诵了歌曲《坚强似竹》的歌词。

“我们要像竹子一样坚强”“感谢帮助我们的英雄们,感谢我们的祖国!”孩子们读过歌词,纷纷喊出了自己的感想。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逐词逐句的跟着老师学唱抗震歌曲。

“我们坚韧似竹 风雨后一定拥有美丽的彩虹。”孩子们的歌声从帐篷小学内透出,引来不少帐篷外的家长和乡亲张望。

“大家唱得非常好,太棒了!”听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们都笑了。

副校长葛刚也笑了:首次复课上午共安排了3节课,第一节音乐课,第二节美术课,第三节作文课,都与感恩有关。他介绍,学校六年级共有3个班,182位学生。除了小部分家里受灾和受轻伤的学生,其他的孩子们今天都相聚一堂。六年级的孩子们6月底就将小学毕业,学校安排他们在出校前接受感恩教育。待震区活动板房搭建后,学校其他年级学生将陆续复课。“孩子们的笑容就是最坚强的力量。”(本文图片:记者詹松 摄)

【编辑:符樱】

(作者:戴旻阳 胡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