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率先建设胸痛中心“全区模式”实现区域协同救治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1日讯(通讯员丁群 吴先敏)急性心肌梗死高发,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急救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给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近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武汉市黄陂区、阿斯利康联手以“全区模式”在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开建胸痛中心,以缓解特大城市因地域广大、急救资源紧张等可能造成的急救不及时、救治不得力的局面。

据悉,在我国特大型城市中,黄陂区是首个以“全区模式”建设胸痛中心的行政区。在协和医院对该区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培训下,该区胸痛中心成效显著。国际上通常采用“门球时间”,即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开通血管的时间作为衡量医疗机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能力。黄陂区人民医院的胸痛中心将门球时间从以往的166分钟降至75.3分钟,优于90分钟的国际标准。

按照“全区模式”,该区按照中国心血管联盟的标准将尽其所能广建胸痛中心,提高胸痛中心的覆盖面,并优化120调度体系,使院前急救与院中救治无缝对接,通过物联网实现胸痛病人救治全流程信息的实时记录及互通互传,将患者就近精准地送达胸痛中心,尽可能的缩短救治时间,并建立院前预防和院后随访体系,实现对该疾病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同时,黄陂区“全区模式”还将为患者提供免费心梗急救“一包药”。心梗患者在确诊后可第一时间接受药物治疗,把救治时间至少提前了半小时,把“患者等药”变成“药等患者”,跳过了“挂号-缴费-取药”这一环节,无缝衔接送患者进导管室行介入治疗,进一步缩短了急救时间,助力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霍勇教授表示,对特大型城市建设胸痛中心全国尚在在摸索阶段,黄陂“全区模式”可实现区域协同救治,此探索对全国其他特大城市有着借鉴意义。

【编辑  张操】

(作者:丁群 吴先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