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影事· // 你想好讲谁的故事了吗?

珍妮一人的境遇,映照出千万在诱惑与自立之间徘徊的女性,因此一直被视作讲述女性成长的经典作品




faedab64034f78f00668586a77310a55b2191ccc

 文/陈陌

    人设崩塌,这个词近几年频繁出现在观众对影视剧的评论当中。刚刚收官的,讲述高中学生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少年派》,播到后期,频繁收到这四字评价。

    主角林妙妙,18岁少女,原本性格活泼可爱,和父亲关系尤为亲近,偏科严重,数理化能考出个位数来,但出口成章,立志要当作家。这么一个女孩,却在高三紧要关头,性格突变,一边因为父亲从事殡葬业对其破口大骂,一边在直播节目中当主播,放弃学业,在遭到父母朋友反对后,不惜以自杀相逼。

    为何主角个性会出现如此逆转,我猜想,是创作者希望主角能承担起充当时代问题镜像的功能,但观众不买账,直呼缺乏说服力。

    这让人联想到神剧《权力的游戏》的“同款滑坡”,原本万众期待的大结局,也因人物突然性情大变,让观众愤而联名投票要求重拍。

    北卡罗拉纳大学的泽奈普·图费克奇教授在《北美科学人》上分析了《权力的游戏》失败的原因:制片人突然将叙事角度,从原本庞大深刻的社会学叙事来源转向了个人化叙事。

    她提出,《权力的游戏》最迷人之处就在于故事视角宏大,所有社会关系利弊交织成一盘牵一发动全身的棋局,叙事角度的突然转变,让神剧突然失去格局,自然难以满足观众的期待。

    与好莱坞弗洛伊德式的叙事习惯相反,我国的叙事传统是更社会学的。《少年派》最后的转向,也是希望能观照当下社会。但创作者疏忽了与人物心理的结合,造成了观众共情的断裂。

    这不单单是《少年派》的问题。如何在个人化叙事和社会学叙事之间的转换,如何把握节奏,是我国目前许多现实主义作品的共同难点。许多创作者对描摹独特个体缺乏耐心,也无法驾驭更宏大层面的冲突矛盾铺陈,既想立住人物,又迫不及待肤浅描画现实,于是只得让两者含糊交织、相互干扰,表象就为人物行为的冲突。

    个人化叙事无法以小见大、观照社会吗?当然不是。

    《成长教育》也是描述临近高考前女生的心理转变。乖学生珍妮原本是醉心于学业的文艺少女,一次意外,被风度翩翩的浪子诱骗,于是被外表华丽内里虚空的派对生活迷惑,放弃学业。直到一场意外让她窥破男友以及生活的真相,才回归学校,重新找到求学的动力。

    珍妮一人的境遇,映照出千万在诱惑与自立之间徘徊的女性,因此一直被视作讲述女性成长的经典作品。

    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也有两种叙事风格交织的,但更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将个人心理放到前景,将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当做背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时代纸醉金迷的生活、新富豪和旧贵族之间的鄙视链,就是这场大戏中华美虚伪的舞台,而盖茨比的真善美则是跃出背景音的独奏曲。

    如果《少年派》将网络时代各种速成变现的职业诱惑,放置到配角身上,又或者从开始就将主角描述为动力不足、易受诱惑,对自我价值认知尚不成熟的女孩,就不会有所谓崩塌发生。

    现实作品的难,不在别处,在创作者是否对主角个人特质与时代特质都有深刻洞察,能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冲突,并做出果断的决定:你想讲这个林妙妙的故事,还是想说那些林妙妙们的故事。


陈陌 专栏作者,影评人。


     (编辑:禹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