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形式主义不只是“基层减负”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中央确定今年是基层减负年,各地都在为基层减负拿出措施。一些地方和干部谈减负,一些社会舆论讨论减负,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就是把破除“形式主义”和“基层减负”画上了等号,甚至认为力戒形式主义就是少开会、少留痕。

基层陷入“无谓的事务”造成负担过重,是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但破除形式主义不只是基层减负,也不能窄化为基层减负。有的地方刻意强调少开会、开短会,是不是务实管用的会也不开了呢?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事事留痕中解放出来,是不是必然就会把解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干实事?

为基层减负,目的是保证基层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减”的背后,是为了做实干的“加法”。简单把破除形式主义和“减负”画等号,一谈形式主义就拿基层减负举例子,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会弱化形式主义的危害。

形式主义的危害,绝不只是带来文山会海、繁文缛节、痕迹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的大敌、人民大敌,同我们党的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大敌”“格格不入”这些表述,既表明了形式主义危害的性质和程度,也表明认识和辨别形式主义危害,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站在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高度。形式主义用各种“套路”把党的决策部署层层消耗在无用功上,还往往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观感,它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将党的政策和人民群众阻隔于无形之中,久而久之,将让党员干部说话办事失去号召力。我们说“形式主义害死人”,根本上在于此。

形式主义究其实质,也不是文山会海、留痕主义,而是主观主义和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就主观主义来说,主观主义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离开了党的思想路线,表现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依赖主观经验,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也不会用,这样的决策必然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功利主义来说,表现为重“显绩”、轻“潜绩”,贪图表面上华丽、“养眼”的成绩,过分追求“功成必须有我”,因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当然就热衷于形式主义的表演。这些也都不是仅仅为基层减负就能涵盖和解决的。

重“痕”不重“迹”、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等等,这些是形式主义的“经典”表现,但如果只从表现形式入手,不落脚在“实”字,就可能导致形式主义不停反复,不断产生各种新的变种。事实上,形式主义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既有显性问题也有隐性问题,既有表层问题也有深层问题。

为基层减负是抓手,但破除形式主义不只是减负。破除形式主义,要牢牢抓住“实”这个根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牢固树立真抓实干。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见实效、出实绩,一抓到底;面对难题要敢于担责、敢于担难、敢于担险,敢啃硬骨头。事实上,无论是作风、学风、文风、会风等工作的各方面,还是调查研究、开会部署、督导督查、反馈整改等工作的各环节,都要用“实”字去检视,都有警惕并破除形式主义的必要。

【编辑 华智超】

(作者: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