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树喝水,他们想尽办法:套"游泳圈" 、水桶滴灌、插管子……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30日讯(记者杨晓雨 通讯员赵琴)给大树“打点滴”很多市民已经不再陌生,但是为大树套“游泳圈”您可曾见过?近日,园林和林业部门打响了抗旱保苗攻坚战。在抗旱实践中,园林和林业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引进或自创了不少抗旱妙招,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一招制胜之“游泳圈”

29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东西湖区临空港大道中分带上看到,这里的大树底部都围着一个像游泳圈一样的东西,颜色呈褐色,远看基本“隐形”。东西湖区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是今年新用的一种浇水神器,实用效果良好,真可谓是大树的“救命圈”。

“游泳圈”。

“游泳圈”形状像一个“U”字,真正的游泳圈里面是充气,而这里面是灌水。长江日报记者摸一摸,其材质和雨衣差不多,较厚实。正面和反面均有一个活塞,正面的塞子打开可以往里灌水,面向土壤一面的塞子打开可以和一根软管相连,然后将软管另一端的“针头”插进土壤,水顺着软管可直接流入土下。

该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种慢慢渗水的浇水方式,能够将大树根部的土球完全浇透。和一般的洒水浇水相比,不仅更节水,对土壤的结构破坏也更小,能够有效避免土壤板结。

临空港大道现已使用了200个“游泳圈”,经过一个星期的试验,发现效果不错。灌满一次水经过四五个小时,可以全部流完,浇水一次能够保证土壤湿润三天,每周只用灌两次水即可。园林工人观察发现,使用了“游泳圈”浇水的大树,叶片明显更加精神。由于“游泳圈”质量较好,可以重复使用,东西湖区将再投放300个,共计用500个“游泳圈”,让新栽大树轮流使用。

自创绝招之“水桶滴灌”

“水桶滴灌”是武昌区自创的好方法。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昌区东湖路看到,这里的每棵行道树旁边均放着一个水桶。记者询问武昌区绿化队副队长侯斌后了解到,这是用来给大树浇水的。

“水桶滴灌”。

侯斌解释,这些桶底部在离树干近的一侧,有很多用电钻钻出的绿豆大小的孔,浇水时把水桶放满水,然后让水顺着孔眼慢慢渗透进树穴。“一桶水大概300升,40~50分钟流完,虽然速度慢,但能够将土壤浇透,满足大树根系的用水需求。”侯斌说。

由于经济实惠、又行之有效,“水桶滴灌”已经在武昌区大范围推广,目前已投放水桶1500个。

“内功”深厚之洒水车

去年以来,武汉共种大树16万棵,主要分布在人行道、路边隙地和街头游园,今年夏天为市民们带来了不少阴凉。为保护城市的绿化成果,抗旱保苗是当前园林部门养护工作重心。由于洒水车装水多,浇水时间长,覆盖绿化面积大,成了抗旱的主力。从7月18日开始,全市道路上每天投入平均约1600人、300台洒水车等设备通宵达旦抗旱,人歇车不歇。

洒水车洒水。

每天晚上9点之后至凌晨6点之前,是抗旱保苗攻坚战最激烈之时。所有洒水车都驶上街头,为行道树、灌木、草坪等直接补充水分。

为什么浇水时间在早上和晚上?专业人士解释,这是因为如果地表温度高,浇冷水温度骤降,会影响植物根吸水,高温蒸腾速率大,反而会造成植物萎焉。

经济实惠之“插管子”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不少新栽大树树穴里,都斜插着一根白色塑料管。这些塑料管原本是防止积水烂根用的,下大雨时如树穴积水,园林工人可通过管口观察渍水情况,一旦出现渍水,可用特制的长勺从管口伸进管中将渍水舀出。

“插管子”。

今年夏天,园林和林业人忽发奇想:"抗旱时不也可以往管中注水呀?这样不仅可减少从地面浇水下渗过程中的损耗,还能让水以最快速度到达树根,并被树根吸收。”

于是,一种创新的抗旱方式应运而生。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称,此种“旱涝两用”式的保苗方式,如同医院抢救病人的鼻饲法,效率较高。总结经验以后,或许可在今后种大树时进行推广。

广泛实用“挂点滴”

和人打点滴一样,不少大树树身上也挂着一袋“点滴”,通过一根塑料软管让水直接流进土层里面,和“游泳圈”的原理一样。

“挂点滴”。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悬挂水袋滴灌这种方式已经较为常见了,武汉大部分道路都有,特别是取水较难、抗旱形势严峻的路段。

【编辑:金鑫】

(作者:杨晓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