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8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罗瑶)“头晕乏力贫血了10多年,没想到肚子里竟然藏着条虫子。”8月8日,71岁的周老汉隔着手机屏幕看着在自己肠子里“欢腾”的小白虫,顿时浑身泛起了鸡皮疙瘩。
周老汉家住黄陂,是当地菜农。10年前因头晕、乏力,在当地医院确诊为贫血,但治疗后并未明显好转。这些年,头晕乏力的症状每年都会反复发作,好几次下地干农活他都差点晕倒过去。为了治病,周老汉做了好多检查,每次都被告知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有点贫血。
病因始终不明,症状却在不断加重,周老汉身心俱疲。平日里干活惯了的他只好整天待在家里休息,精神也一天天变差,总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7月以来,周老汉每天都吃不下饭,还不停拉黑便,头晕无力症状越来越频繁,8月7日,家人将他送到武汉市第六医院消化内科看诊。
经检查,他的血红蛋白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属于重度贫血。“要排除肿瘤的可能。”消化内科一病区副主任肖丹建议他先做个胃镜。仔细扫查,肖丹在十二指肠降部深处发现一条长约1厘米的S型小白虫,正在肠道里不停蠕动,脑袋已经把肠粘膜钻破了,不断有鲜血流出。
将虫子取出活检,确定是钩虫。肖丹告诉他,正是因为虫子寄生在体内不断汲取血液及营养,身体才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目前,医生正在为周老汉进行驱虫治疗。
怎么会感染钩虫的呢?肖丹分析,可能与老人经常赤手裸足下地劳作有关。她介绍,钩虫虫卵在土壤内孵化,当发育为丝状蚴时,一旦与人体接触随即钻入皮肤,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透肺泡毛细血管后循支气管、气管而达咽喉部,然后被吞入胃。幼虫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吸血和人体营养为生,导致各种胃肠道不适及贫血。
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钩虫病现已不常见。肖丹提醒,夏季是细菌极易增生的季节,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蔬菜一定要洗干净后再食用。农耕或是到野外旅游时,避免赤足。若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促、面色苍白等类似贫血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编辑:刘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