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小朋友学画楚地漆马,湖北非遗融合敦煌特色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2日敦煌讯(特派记者冯爱华)“张骞出使西域,把中原的漆器传到了敦煌。”如今,一堂艺术体验课,让楚式漆艺与敦煌再次相逢。11日,湖北美术馆志愿者走进敦煌研究院,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漆马”课程。武汉与敦煌、美术馆与博物馆汇合的动力,是文化场馆中日益升温的公共教育。

志愿者指导学生完成漆马。记者冯爱华 摄

现场:大师“打样” 湖北非遗融合敦煌特色

11日的课程是湖北美术馆“美在民间——民艺坊”公共教育项目的一部分。接连两日,该馆志愿者相继走进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为青少年及公众带来漆马、磨绘花砖、面塑等艺术体验课。在木质小马上绘出八瓣莲花纹,把漆打磨出牵驼俑的形象,用面捏出“萌萌哒”镇墓兽……这些既有湖北非遗传承、又与敦煌特色关联的艺术课,让孩子们惊喜不已。

据介绍,面塑课上用到的镇墓兽示范样本和面团材料来自武汉面塑传承人刘洁,从造型到色彩搭配,都由他亲自设计并制作。原本怪诞狰狞的神兽,经过艺术加工,不仅变得有些萌,而且制作也更容易上手。

完成的面塑作品。记者冯爱华 摄

四岁半的刘梦辰是面塑课上最小的学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制作后,他骄傲地拿起自己的作品,“我要把这个带回家”。刘梦辰的妈妈是一位幼师,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动手体验后,真正感受到面塑这项技艺的魅力——它既有特定的技巧,又留下了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希望多了解这项技艺,在课堂上介绍给更多孩子”。

在“漆马”课堂上,志愿者华莉的讲解首先从敦煌发掘的漆器文物开始,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敦煌二中学生张毓轩觉得“很有趣”,虽然以前也来莫高窟参观过,但像这样做手工还是第一次,而且学到了很多关于漆的知识,“比如漆字怎么来的”。

敦煌市文物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河西走廊的黄河文明与荆楚的长江文明,都曾出现过漆艺的艺术品,它们同宗同源,这也正是此次活动选择漆艺和面塑的原因——与本地文物有关联,参与者更易接受。

背后:以观众为中心,让更多人走进文博场馆

不论是湖北美术馆的“走出去”,还是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的“请进来”,对公共教育的重视已日益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的共识。

完成面塑的小朋友与志愿者。记者冯爱华 摄

湖北美术馆自2017年推出“美在民间——民艺坊”志愿者服务公共教育项目,借助志愿者的力量,研发相关的美术教育课程。项目以艺术体验课为主要活动形式,内容为面塑、漆艺、鲁班锁等湖北传统工艺,从看、听、动、说四个角度出发,规划了一套完整的学习系统,并邀请专家教师团队、民间艺人以及非遗传承人对志愿者展开培训。课程不仅在美术馆开展,还送至社区、学校、企业机构、基层单位,并带进河南美术馆、郑州昆丽河小学、罗田乡村留守儿童学校。2018年,该项目入选由中央文明办颁发的“2018年文化志愿服务专项支持经费项目”与“2018年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在敦煌研究院,仅今年1月至6月就举办公共教育活动500余场,也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志愿者参与。该院公共教育推广部负责人蔺君茹评价,这次湖北美术馆的活动无论是从课程设计到良好的互动,还是志愿者发挥的作用,“感到受益良多”。

孩子们认真制作漆马。记者冯爱华 摄

“博物馆应致力于服务社区和青少年”,敦煌市文物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参与公共教育活动,青少年能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形成立体的认识,在心中埋下文化的种子。

在湖北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雷雅婷看来,公共教育热折射的是公共文化场馆工作重心的转变——从以展览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美术馆的重要功能是教育,再好的展览、再美的展品,如果没有观众的参与,文化就没有传播。公共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走进场馆、传播文化。”

【编辑:彭向东】

(作者:冯爱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