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当年喝过的茶,很可能来自汉口

万建辉  文
2006年到2011年,俄罗斯历史学伊万·索科洛夫收集全俄罗斯多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和档案资料,写成《1790-1919年俄罗斯茶叶和茶叶贸易》一书。2014年9月,长江日报组织的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队在莫斯科见到伊万·索科洛夫,获得他赠送的该书俄文版。

在俄罗斯,对茶叶贸易、茶饮史和中俄万里茶道的研究刚刚起步,伊万·索科洛夫的新书填补了俄罗斯在这些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于正在研究万里茶道的中国学者,和正在为万里茶道筹备申遗的中国各级文物部门,这本书提供了国内紧缺的一手史料和难得的研究视角。

去年以来,长江日报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队领队、长江日报编委李皖,与俄语翻译黄敬东先生合作,历时一年多,翻译出版了该书中文版,取名《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通过黄敬东先生翻译,读加君日前就这本书的内容邮件专访了伊万·索科洛夫。

两位喝茶的俄罗斯贵妇(本文图画来自书中插图)

在莫斯科档案馆发现尘封的茶叶历史档案

多年前,索科洛夫在写大学毕业论文时接触到中国茶叶方面的内容。他后来考上研究生,要选择研究方向,到莫斯科档案馆查资料,发现了很多尘封的关于茶叶的档案。

“要知道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茶叶在俄罗斯就被公认为国家饮料。这些茶叶主要来自中国。”索科洛夫随后去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查阅了一系列关于茶叶历史的书籍。他吃惊地发现,自十九世纪末以来,还从来没有人对茶叶的历史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索科洛夫下定决心研究茶叶贸易史和茶饮文化,因为茶叶几乎伴随了17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隶属俄罗斯半官方的俄美公司,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加利福利亚北部获得的绝大部分毛皮都进入了中国市场,用来换取茶叶;茶叶贸易给俄罗斯和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绝大部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画家,在他们的绘画作品里面画过喝茶、茶炊以及其他和茶叶有关的题材;很多俄罗斯的作家提起过茶叶、写过茶的故事。

到目前,索科洛夫专注于研究茶叶的历史,已经有10年之久。茶叶这个课题和中俄两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茶叶历史的研究值得付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索科洛夫说。

列宁、斯大林爱喝中国茶

《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记述了中国茶叶进入俄罗斯,并在俄罗斯普及的历史,介绍了喝茶成为俄罗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书中,索科洛夫对当年操纵俄罗斯金融和经济命脉的大茶商及其家族史如数家珍,他收集了数百张沙皇时代的茶炊、茶砖、茶叶广告、茶叶盒、俄罗斯家庭日常饮茶的绘画和照片图片,以及中国茶叶产区和万里茶道在中国沿线城镇码头、转运点的照片。

索科洛夫说,2017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从历史图片看得出来,革命者们都非常热衷于茶叶。书中列宁喝茶的那张图片,来自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这幅图片曾经用作明信片。

索科洛夫收藏的关于革命运动领导人喝茶相关的图片包括了列宁、加里宁和斯大林,以及其他革命运动领导人。

索科洛夫透露:他有朋友收藏了很多至今为止还没有公开的中国茶叶文物,如当年几家俄罗斯商人在汉口的工厂生产的砖茶。

汉口:俄罗斯与中国文化的百年连接点

《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中提到中国茶进入俄罗斯曾有12条线路。索科洛夫说,书里列出的并非所有茶叶运输线路,而仅仅是现在已经澄清了的12条,这12条线路涵盖陆路和水路,传统运输和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运输,通往中亚、欧洲的线路和通往北美洲的线路。

他了解到中国的文物部门正在筹备将中俄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弄清这些运茶线路的重要契机。“当年中国茶叶在俄罗斯所到之处,都受到使用者的喜欢并且赞叹有加,中国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俄罗斯、欧美和世界各地。可以说万里茶道在历史上的的意义并不亚于丝绸之路的意义。”

索科洛夫说,据他所知,俄中两国之间在万里茶道上的重要城市有很多,比如汉口、福州、广州、辽宁的营口,还有北京,要完全列举出来几乎不可能。

至于汉口,历史上就是这样形成的:它是大城市又是茶叶集散中心,同时也是茶叶市场,运入俄罗斯的茶叶大都是从这里启运的。而且在汉口曾经出现过许多在当时来说非常现代化的茶厂,许多散茶在这里被高压蒸汽机压制成为砖茶。另外还有很多俄罗斯人曾经访问过汉口,留下了许多关于城市的描述以及许多名胜古迹的图片。

汉口是万里茶道上最重要的中心之一,十九世纪末在汉口同时有个9家俄罗斯茶厂,同时也有不少中国人自己建立的茶厂。虽然在福州也有俄国的茶厂,但是汉口不光是一个有茶厂聚集的城市,它还是茶叶的集散中心,运往俄罗斯的大批量的茶叶都是从汉口出发的。

索科洛夫说:“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汉口成为俄罗斯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中心。”

【访谈】中国茶一度是俄罗斯人对抗酗酒的饮品

中国茶曾作为俄罗斯的“定价商品”

读+:中国茶一度成为俄罗斯国内贸易的“定价商品”?

索科洛夫:是的。19世纪中叶之前,俄罗斯大型集贸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根据中国茶叶的价格来决定的。为了换取中国的茶叶,需要动物毛皮,俄罗斯商人一般是用一些很受雅库特、通古斯等西伯利亚原住民欢迎的工业品交换,比如斧头、锅、小的装饰品和生活用品。

如果茶叶出售情况很好,价格也不错,商人们就会大量采购用以跟西伯利亚换毛皮的各种商品,这样这些工业品的价格也就升上来。反之,年景不好时,会导致工业品价格下跌。

读+:中国茶对俄罗斯的影响有哪些表现?

索科洛夫:从十八世纪末期一直到1918 - 1919年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茶叶完全渗透到了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当中。在十九世纪末的莫斯科,城市规模比现在要小出很多,居然有一百家中国茶叶专卖店。在蔬菜商店、食品杂货铺也都有茶叶出售。在经济方面,中国的茶叶带来的关税收入占了俄罗斯帝国东端边界海关收入的80%以上。

中国茶在十九世纪也是对抗酗酒的主要饮料。其中茶馆的出现,就是禁酒运动的直接结果。茶馆也是革命者聚集的地方。底层民众的扫盲活动也是在茶馆进行。因为茶的缘故,很多俄罗斯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揭开了东方文化这一层神秘的面纱,消除了不信任感。

读+:中国茶带动了俄罗斯其他哪些行业的发展?

索科洛夫:饮茶之风的流行带动了19世纪俄罗斯其他产品的出现。当时在莫斯科省的乡下就有好几家生产仿制中国商品的厂家。茶叶贸易带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陶瓷和玻璃的生产、乌拉尔的铁艺加工和纸质、洋铁皮包装盒的生产。带动了包装茶叶用的铅箔、锡箔纸、砂糖和茶点的生产。

俄罗斯茶商后裔多为艺术家、学者和律师

读+:中俄茶叶贸易为什么可以持续几个世纪之久?

索科洛夫:非常简单——经济利益。这种贸易给中国、给俄罗斯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对中国来说,茶叶属于再生型农产品,用它可以换来白银、毛皮、古象牙及其它很多种商品。对俄罗斯来说,政府可以收到大量的关税。海关的关税经常比中国茶叶本身的价值要高出十倍。

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半俄磅(相当于204克)价格可以卖到200卢布以上。那么这个200卢布是个什么概念呢?那个时候在俄罗斯3个卢布就可以建一栋木头房子,俄罗斯人为了喜欢的这一口,他可以付出任何价格。

读+:清末中国人刘峻周为俄罗斯茶叶栽培作了那些贡献?

索科洛夫:这位中国茶叶大师的贡献是在现在的格鲁吉亚地区建立茶叶种植场,正因为他的贡献,才有了格鲁吉亚现在的茶叶工业化生产,才从实质上加速了高加索地区茶叶种植的速度,这些茶园也成为苏联时期茶叶发展的基础。

读+:俄罗斯大茶商的后裔多进入了文化界?

索科洛夫:对俄罗斯来说,中国茶叶成为影响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绘画文学以及其他的艺术领域。俄罗斯大茶商的后裔后来纷纷进入了文化艺术界。如俄罗斯门诊医学创始人波特金医生就出生于茶商世家;俄罗斯重要的西欧派思想体系创始人之一瓦西里·波特金也是出自于做中国茶叶生意的家庭。俄罗斯抽象派绘画艺术先锋康定斯基也是茶商的后裔。知名作家费特娶的是茶商的女儿。很多知名的画家、学者、收藏家、艺人、律师和其他领域的翘楚,娶的也是茶商之女。

俄罗斯对茶叶的研究刚起步

读+:俄罗斯对茶叶历史的研究现状如何?

索科洛夫:让俄罗斯学者感兴趣的只有俄罗斯的商人经商史,对俄中茶叶交易史进行系统研究的,可以说还没有。在俄罗斯,目前对茶叶的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在图书馆的档案库和大型博物馆的藏品当中含有大量的文字、图像和包装等方面的资料,这些档案和资料可以让研究学者至少再研究上10年。

读+:俄罗斯留存了在中国已失传的有关中国茶的资料吗?

索科洛夫:有很多,这一块的研究目前尚有很多空白等待填充。比如说恢复或者说复兴中国古老的茶叶生产工艺。在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很多生产茶叶的工艺消失了或被改变了,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对中国的商业活动有了严格的要求,导致许多传统的茶叶生产工艺失传,但很多俄国的冒险家或者商人曾经有幸记录或保存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今天的俄罗斯茶商正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向导

读+:能否介绍一下十月革命后中国茶在苏联时期,以及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状况?

索科洛夫:1917年之后,俄罗斯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和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的国家受到了严重破坏,对高档商品的需求严重下降。在1918年,即使是在俄罗斯的大城市里,人们已经喝不起茶水了,开始喝一种茶叶的替代品,是用烘干的胡萝卜丝、野果和一些草本植物做成的饮料。

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使得国内的政治局势变得十分复杂,和中国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苏联从印度大量进口茶叶,然后把印度茶叶和高加索的茶叶混在一起销售。

读+:俄罗斯人还喝中国茶吗?

索科洛夫:今天的大部分俄罗斯人喝的是来自于印度、越南和斯里兰卡的劣质茶叶。俄罗斯人却觉得这些茶叶的味道不错,大部分俄罗斯人不知道什么是精选的优质茶叶,他们喝的那种茶叶实际上就是通过化学方法添加的香味,从而被误认为优质茶叶,实际上这种茶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一般只用在宾馆、餐厅和咖啡厅。

今天整个俄罗斯从事中国茶叶交易的只有约一百家公司,这其中从事中国优质茶叶贸易的公司大约只有二十家。说起来可笑,对于一个1.4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中国茶叶市场可以说不存在。所以说目前中国茶叶对当代的俄罗斯文化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影响。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的孔子学院正在试图改变这种局面。

读+:今天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对待茶的态度有何不同?

索科洛夫:对绝大部分普通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来说,茶只是一种饮品或者说是一种农产品,这在俄罗斯和中国都是一样的。

有什么区别呢?对大部分中国茶商来说茶只是一种商品,而对俄罗斯茶商来说,一旦他们开始接触到中国茶,他们就成为中国文化的向导;每成立一个新的茶叶公司,就会多一个把中国文化介绍到俄罗斯的引路者。俄罗斯茶商在接触到茶叶之后,他们就会对相关一系列的茶叶工具和沏茶用具产生浓厚兴趣,比如说观音、布袋和尚、储钱罐、九龙子等等物件产生兴趣,并逐渐开始了解这些物件背后的文化、传说和历史。

中文版序


2014年8月至10月,在万里茶道重走中,仅在俄罗斯境内,我们的行程就有差不多1万公里。所以,万里茶道其实是一条长约3万里的旅程。如果算上从伊尔库茨克到阿拉斯加的支线,它的漫长更是难以估量。

在遥远、浩瀚、壮阔的俄罗斯之旅中,我们一行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俄罗斯史学者、历史学副博士伊万·索科洛夫。早听说索科洛夫是俄罗斯首屈一指的万里茶道研究家,中国的研究者,大都在传说他的大名。待到终于相见,眼前是一个光头青年——酷,敏锐,干净,不废话,但是说出的每一句差不多都切中要害。

第一次的见面,我们相约在19世纪末莫斯科茶商准备取悦李鸿章的那个古怪又美艳的中俄合体茶楼前。在短短一天的莫斯科寻访中,他带着我们走了4个茶道旧址。回头看我们在俄罗斯的采访,这一天的效率是最高的。索科洛夫很会讲故事,而且学术上拎得清。结合历史地点和关键人物传略,他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将历史的脉络,用很小的一点力气,就轻轻拎将起来。

尤其是,在我们从一个旧址转移到另一个旧址的途中,索科洛夫在车上打开他的笔记本,调出一些图片,以向我辅助说明个别细节。我没有料到的是,这并非重要的,不在他阐述重点的小杂碎,彻底颠覆了我走了1万多公里建立起来的有关于万里茶道的一些基本认知。比如,买卖城—恰克图的中俄茶叶贸易并非首发于茶栈,开始的地点其实是在山洞;比如,晋商常氏可能从没有在莫斯科开过分号,那张流传广泛的著名照片,所反映的不过是专营中国茶的一家俄罗斯茶店——在万里茶道的国境另一侧,茶叶运输和买卖从来就是俄国人自己的事,中国人不被允许也不可能过境经营;再比如,俄国领事、在武汉如雷贯耳的大巴公J.K.巴诺夫不过是个小开,他背后的后台老板才是大亨——这个身居莫斯科操纵俄国全国茶叶贸易的巨怪,仅送给他外孙女的一片地,面积之大就相当于东欧一个小国。

光头青年是位学者,他讲述的一切都是有史有据的,很严谨,很学术,这是与众多活跃在这条商道上的研究者都不同的。途中,我们聊起关于他“俄罗斯茶道研究第一人”的头衔,他很冷淡地回答说,“没有这回事”,他不过是在19世纪前后俄罗斯茶叶贸易的狭小领域有点研究,一些结论被其他学者引用得比较多而已。

《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这本书,是索科洛夫4本研究著作中的一本,原题“1790~1919年俄罗斯茶叶和茶叶贸易”。新书名是我拟的,以迎合中国读者的趣味,使之一目了然。书中,索科洛夫考察了那个年代的油画、广告、茶叶包装、茶商不动产以及茶馆、戒酒协会和军队的有关史料,试图来说清楚一个问题:中国茶叶到底是什么时候普及了全俄,成为俄罗斯的国家饮料的。

这个问题实在不易回答,通过索科洛夫的分析梳理,也未能一口就给出一个简单一句话的答案。这本书的魅力在于梳理分析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展示的发生在整个俄罗斯大地上的红扑扑、热乎乎、乱糟糟、生龙活虎的情节。它们有助于说明,茶叶,这来自中国的小小的、普通的自然饮品,是怎样搅动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并渗透到了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对于人类生活而言,这或许是一个不亚于战争、外交、政治变革的广泛而又深刻的改变力量。

在19世纪的一百年,尤其到其后期,茶叶贸易是俄国最大的产业,由此产生了一批豪门巨贾。若干年后,从这个冒险行业产生的原始积累,成为了发展其他产业的资本。索科洛夫所提起的这一个线索,有助于让人们认清,俄罗斯今天的一些著名企业、产业、行业,其间仍流淌着源于一两百年前中国茶叶的基因。今日之“一带一路”,有历史的前情,又有时代的后续。

商业贸易是人类相互交往中极为密切、极为深刻也极为有趣的一种交往。身居产品上下游,购买者对销售者有时抱有感恩之情,有时也不乏腹诽之意。在这种交往中,由于事关切身利益,双方就像彼此的镜子,能照出对方不易自察的个性、脾气、毛病、缺陷,有时候,这种映照是放大的。对于原文中所涉及的有关于中国人的这一类描述,译者原样转译、不假修饰。我想,写作者禀着原本的情绪去写,中国读者带着平和的心情去看,自会明白其究竟,借此看清楚彼此,或恍然有悟,抑或付之于一笑。

李皖 

2016年7月16日凌晨于汉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