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王学泰先生:最难得是他的清醒和觉悟

编者注:当代中国学者王学泰于1月12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1月16日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了遗体告别。王学泰1942年12月生于北京,偏重于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中国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的研究专家。王学泰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清词丽句细评量》《中国流民》《燕谭集》《多梦楼随笔》《偷闲杂说》《水浒与江湖》《重读江湖》《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饮食文化史》等。


怀念王学泰先生:最难得是他的清醒和觉悟

黄珊珊 /文

听闻王学泰老师今晨病逝,岁末严冬哀音又传。去年初东方出版社有幸出版“名家读史笔记”丛书,由杨天石先生主编,收录了邵燕祥、陈丹晨、王学泰等文坛大家小文。其中王学泰老师的选集取名《写在历史的边上》,自序中他说是“效颦”钱锺书的《写在人生边上》,应有向泰山北斗般的钱先生致敬之意了,而这套书的几位作者对于我等后辈也是这样的存在,因书结缘是甚感荣幸之事。当时还制作了布面毛边本请王老师签名钤印,如今竟成绝版,思之不胜伤感。

对于学者最好的怀念莫过于读其文字,承其精神。“半生坎坷唯嗜书”,王学泰老师学文爱史,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评论态度鲜明,毫不隐晦。

“荀子认为‘出乎口,入乎耳’的读书不能到达人的心灵的深处,只有深入心灵的读书才能化为人生的实践,支配人的一生。”王学泰老师一生读书治学也践行了自己书中所言。笔下文字常有振聋发聩之效,除了广博的阅读与知识积累,也离不开历经坎坷沉浮后的通透与达观。邵燕祥先生评其文字是“经过炼狱炼过以后的”,王得后先生说“他的清醒也就是他的觉悟”,诚哉斯言。谨此纪念王学泰老师,一路走好。

《写在历史的边上》自序(摘录)

王学泰

钱锺书先生散文名著《写在人生边上》,享大名七十余年,拙作的命名难免效颦之讥。不过钱先生的“人生边上”只是一个比喻或象征,他把人生看作“一本大书”,人们的写作不免是为这本“大书”做“书评”,而钱先生把自己的写作列在另一类:

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的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从序中可见钱先生写作时的随意和潇洒;而拙作“历史的边上”却是实指,所谓“历史”就是指史学,所谓“边上”就是边边沿沿的一些小事件、小问题。

我是学文学的,近几十年来工作在文学研究所,以往的写作都与文学有关。可是,我私心所好却在于史。因此,读史书往往比文学多,特别是退休以后,不承担集体项目了,当读书成为休闲的时候,我更着意于历史。当然我读史不同于以研究为目的的史学家,我也注重趣味,或者如当今青年人常说的“好玩”,然而遇到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有时也很纠结。偶有所得,敝帚自珍,于是便有了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虽然所涉及的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打破禁区,史学研究做得最好,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九十年代以来大量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活跃于荧屏,极大地带动了史学的通俗化,许多以历代史为题材的通俗作品成为出版界的抢手书,这在普及国史知识的正面作用之外,也不免有许多误导,其原因在于以往的基础研究不到位。不仅电视剧中出现许多违背历史常识的现象,就是通俗史书的硬伤也不少。我想史学界的饱学之士也许不太关心这些,而我这个旁观者自幼便有了插嘴的习惯。当然这些拾遗补阙的文字,谬误、琐屑也在意中,好在古人有云“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聊以自嘲和自解吧。

本书所收录有读书随笔,也有报刊约稿,无一定体例,但要编成一个集子,还是按照文章内容稍加分别为好。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润物无声说风俗,谈传统风俗习惯;第二部分:萧规曹随论制度,议论历史上的制度与规则;第三部分:书海世情偶一瞥,记最近几年来文化领域所发生的与历史有关的时事以及我的一些议论。当然,这种分类只是为阅读提供些方便,希望读者不必胶柱鼓瑟。


(作者:李少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