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山恶水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地大学子探索安吉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2日讯   之前挖山采矿,河水污浊,如今街道干净整洁,村子绿水青山,游客络绎不绝。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繁荣景象,阐述着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8月2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国旗班实践团团长黎振兴向记者讲述他们暑期在浙江省安吉县调研情况。

    黎振兴 摄

据悉,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地,过去,迫于经济压力,采矿、造纸等污染工业对安吉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两山论”的指导下,安吉痛定思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走进安吉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大石刻矗立其间,与干净的街道,美丽的农家院落,背后的青山互相映衬。街道上不时有闲逛的婆婆们,她们面带笑容,话家长里短,偶尔会弯腰捡起路边的垃圾。据同学们了解,他们都是余村的村民,随着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村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也不断高涨。

    黎振兴 摄

张国旗班实践团的同学们在安吉调研了五天,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安吉县逐步关停污染企业,结合地方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现今,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餐饮等服务业也迅速发展。大多数居民表示,“两山”论提出后,家乡变化巨大,收入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医疗教育、交通建设等基础保障也有明显提升。

目前,生态旅游、竹子、安吉白茶以及服务业等生态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安吉经济注入了无限活力。张国旗班实践团的同学们参观了安吉漂流等旅游项目,循环灌溉的生态农庄、美丽的大年初一风景小镇,大饱眼福。他们纷纷表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黑山恶水”的场景。

    黎振兴 摄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安吉以竹闻名天下。安吉大竹林是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的取景地,其中竹林打斗更是电影的高潮部分。

谈及安吉竹乡文化,黎振兴说,安吉街头巷尾的竹制工艺品、家具令其印象深刻。在安吉的竹子家具市场,同学们见到了一种安吉特产的竹子转椅。据悉,安吉转椅是安吉竹子工艺的代表产品,安吉转椅就地取材,加工生产,销往全国。

面对安吉的蜕变,黎振兴表示,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是关键。接下来,他们会认真总结调研成果,宣讲生态文明价值,为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献策。(见习记者汤光磊 通讯员 王西坤 胡靖怡 董家明)

【编辑:彭向东】

(作者:汤光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