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百余小区,发放问卷300多份,华科大学子沿地铁线调研武汉垃圾分类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2日讯  “面对问卷,很多人表示支持垃圾分类,认为这是好事。”8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贺鹏程,向记者介绍暑期调研武汉垃圾分类的情况。

    垃圾分类调研。贺鹏程 摄

随着上海市实行强制垃圾分类,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讨论日渐激烈。武汉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垃圾分类箭在弦上。华中科技大学的7名大学生,也将自己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放在了这上面。

贺鹏程是实践团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团队7人均是18年入学的大一学生,00后为主,抱着对武汉市垃圾分类实际情况的好奇,利用暑假时间开展调研。据悉,他们的调研为期一周,但是前期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制定方案,就调研路线、问卷内容、统计方法等展开多次讨论、请教学校老师,完善计划。

    同学们查看垃圾桶情况。贺鹏程 摄

一开始,从未走出过校门的同学们,面对陌生人,还有一丝丝害羞,不知如何开口。贺鹏程说,第一天他们全员出动,本以为在2号线光谷广场到中南路这一繁华地段可以一炮而红,最后却只拿回来了30份问卷,远远赶不上计划进度,一天下来,大家个个筋疲力尽、垂头丧气。

作为队长,贺鹏程明白团队战斗状态的重要性。首战挫败,他迅速召集大家开会,总结教训,鼓舞士气。回顾当天地铁调研,收回的30份问卷代表着30个武汉市民对于他们工作的支持与肯定。这其中,还有人主动跟他们聊起问卷之外的话题。借此契机,团队迅速调整心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沿着地铁2号线、4号线、1号线、3号线发放了300多份问卷,走访了沿线100多个小区,超额完成计划。

据贺鹏程介绍,问卷共分为三部分,包括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性问题以及政策看法等开放性问题。为保证调查结果真实性,针对不同垃圾的区分还设置了检验性问题,希望藉此得出武汉市垃圾分类现状的真实画像。

谈到调研结果,贺鹏程说,小区实地调研与问卷情况反差强烈。除了张家湾小区、钢院小区等垃圾分类示范点外,一些地方的垃圾并未分类,或是分桶放、一车运。同时,就调研本身,同一区域社区同质化严重,地铁沿线样本代表性也会有所欠缺。(见习记者汤光磊 通讯员王西坤 黄书骁)

【编辑:彭向东】

(作者:汤光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