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湖有骗局 又添南昌“师徒贷”!

工作没有找到,反而背了两万多元的‘师徒贷’。这是咋回事?只听说过师徒情还是头一次听说“师徒贷”!所以~出门找工作一定要擦亮眼睛,可别糊里糊涂地交了这些坑人的“学费”!

应聘岗位却变成贷款培训

2017年12月3日,李杰在58同城招聘网站,看到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设计助理,岗位要求高中学历,收入每月3000~5000元。

“公司说我不懂业务,需要进行4个月的岗前培训。”李杰回忆道,面试的这家公司承诺,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有合作,学成之后可以推荐过去工作。

可是,培训需要收费,李杰没钱怎么办?

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李杰,考虑到他刚毕业,可以帮着去银行贷款。发现李杰有些犹豫,工作人员“开导”他,告诉他要学会独立,通过学习月收入能达到8000元。

李杰觉得机会不错,他没与家人商量,当场签了一份借款协议。一周后,李杰按照对方要求,打印了一份征信报告,把身份证和银行卡交给了工作人员。

另一名求职者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证实,他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并出示了该公司发的面试通知信息,还提供了一份借款协议。

其中显示,甲方(出借人)是李某,地址在北京海淀区,借款数额为22800元,用于参加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培训项目,并直接支付给这家公司。

这份借款协议显示,还款时间为20个月,前8个月每月还款342元,后12个月每月还款2242元。

学员退出培训却一波三折

李杰开始学习图片处理课程,这个班有10人左右,虽然现场有老师授课,可是自己基础不好,跟不上课程内容。之后,课程改为线上教学,学习效果更不理想。

今年1月初,李杰感觉有些不对劲,他听之前的学员称,这家公司所推荐的工作收入并不高。正好有同学的银行卡被扣款,显示的是“传帮公司”发来的信息,划扣名目是“师徒贷”教育贷款。

李杰决定离开,向该公司提出退学申请。几经交涉,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共学习了29天,需要交纳6414元学费。之前公司发给他的1000元“工资”,也需要归还。

另一名刚毕业的女孩王红(化名)也有类似经历。她称,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她退学需要支付贷款额20%的违约金。

记者在网上进行检索,并未找到关于“师徒贷”准确信息。这家公司在58同城网站的介绍为:“阿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设计建设的IT互联网公司。”但并没有提及该公司涉及培训业务。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沙井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初步调查发现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存在超范围经营,已经对该公司下了相关通知。

让小编带你看看骗子都有哪些招数!

冒名招聘

主要为非法企业冒用正规单位的名义在网络发布招聘信息,而这些企业有可能是传销组织,也可能是骗子组织。

案例:2017年,求职的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拿到了一家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公司offer。

却最终被发现溺亡。据调查,他生前陷入了一个名叫“蝶贝蕾”的传销组织,而这个组织就是冒用“北京科蓝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之名,把李文星骗到了天津。

应聘先交钱

以进行培训、体检或办理证件为名,收取相关费用,这样的招聘一般都是骗子公司。

案例:近日,求职者付先生通过“百度招聘”找工作,面试时被骗800元,身份证被扣、人身自由被限制。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在“百度招聘”平台搜索界面输入“华为招聘”后找到“华为长途跟单”招聘广告,该广告显示招聘公司为“苏州华为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职位为跟单员,底薪12000元、出车补贴200元/天等信息。

结果在面试期间被诱骗收取800元办理押运证,身份证被强制扣押还被限制人身自由。

公司以招聘名义办培训班,学员被迫贷款交培训费

案例:去年,有媒体报道北京国信清软科技有限公司打着招聘的幌子办培训班、收培训费,并声称培训后“包分配”。

操作过程中,不少学员“钱不够”,公司便帮忙“贷款来凑”,不料事后学校突然人间“蒸发”,上百名未毕业和已办理退学的学员被迫背上巨额贷款。

以高薪吸引求职者,但实际工作和应聘职位严重不符

案例:据法制日报报道,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的耿先生在某大型信息交流网站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招聘单位是天津市曹庄物流中心,招聘岗位是关于物流的。

招聘信息显示:市内物流配送,待遇是3000元至5000元;全国物流配送,待遇是5000元至8000元。但最后却被安排干一些装卸类的工作,不仅与物流工作不搭边,而且工作量非常大,住处也很破。月工资也没有原来说的七八千元,只有3000元。

网络兼职打字和淘宝刷单

网络兼职打字那种一般会要求收取保证金以保护版权之类的骗取钱财,淘宝刷信用那种则直接让你刷信用变成买东西,因为都会要求你拍虚拟物品,而虚拟物品是没法退货的。

案例:据沂蒙晚报报道,临沂一王女士由于轻信兼职刷单,结果被骗6万多。

王女士表示,12月11日,她的手机接到了一个短信广告,“是一条招聘兼职刷单的广告,上面写着‘日结工资,每日收入200到500’。”对方称,由王女士买下100元的东西,对方则随后会返还100元本金和5元佣金,一单赚5元。但最后王女士刷了3万元的单之后,客服人员并没有及时返还本金和佣金。

让王女士再次陷入圈套,“客服人员说我操作超时了,钱暂时拿不出了,要想全部拿出来必须得重做一笔,当时急于拿回,我便又刷了共3万多元,结果对方又称冻结了,我这才知道原来这是圈套。”王女士称。

青年若遇“培训贷”可以拨打12355求助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表示,用人单位以招聘为名收费一定是违法的。

他进一步分析:“相关法律规定,作为用人单位,有给员工提供业务培训的义务,上岗培训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

黄乐平提醒,年轻的求职者对于类似的贷款一定要留心,如果以后还不了贷款,可能会影响未来个人信用。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认为

类似的贷款属于典型的“培训贷”,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的公司会以此打擦边球。“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青年求职者可以拨打12355进行求助,这是共青团设立的青少年服务平台热线电话,后台有律师和法律专家,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

✎姚建龙介绍

国家已经关注到“培训贷”现象,多部门在201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依法查处“黑中介”和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培训业务等各类侵害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杜绝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


来源:共青团中央

【来源:陈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