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史·/ /霸王龙的发现者连本科毕业都悬

    文/沈辛成

霸王龙

    20世纪初,当霸王龙完整的化石骨骼第一次在美国自然博物馆展出时,人们不禁为白垩纪北美最大肉食者的恐怖姿态所折服。可纽约的观众万万不会想到,他们所见并非霸王龙的真实体态。当时美国自然博物馆的馆长、著名古生物学家亨利·奥斯本相信霸王龙是直立行走的,巨大的尾部拖在地上,立足点由二变三,霸王龙于是能站得更稳。奥斯本的观点并非首创,其实自美国发现恐龙起,二足类恐龙由尾部支撑直立行走就是主流。

    美国出土的第一组完整的二足类恐龙化石是1858年在新泽西州发现的鸭嘴龙,其发现者是约瑟夫·莱迪,莱迪对该骨架的复原影响了美国学界一个多世纪,此后二足类恐龙不论是在博物馆还是在影视作品中,都是如人般站立。1933年的黑白电影《金刚》中,与金刚大猩猩厮打的霸王龙便是直立行走;1954年的日本特摄片《哥斯拉》中,哥斯拉的雄霸站姿和相形见绌的城市天际线,更成为20世纪电影史中的一道永恒风景。

    恐龙直立虽然省了特摄动作演员不少工夫,博物馆里安装起来也容易很多,但却是极不准确的,因为科学家后来在研究发现,这种姿态在活物身上是不可持续的。以霸王龙头部的重量,若是成日直立行走,必然造成脊柱和髋骨多处脱臼,早就自己把自己压死了。于是到上世纪90年代《侏罗纪公园》问世时,霸王龙的行动姿态便由直立变成了身体平行于地面,尾巴翘起以平衡头部重量。美国自然博物馆,霸王龙最早“见人”的场所,也终于在1992年将老馆长奥斯本的旧手笔拆除重装,向科学真理靠近了一大步。

    霸王龙能名垂青史,除了靠大众媒体加持,也与亨利∙奥斯本所取的霸气名字“巨蜥之王”不无关系。不过,奥斯本虽是命名者,却不是霸王龙的发现者,其发现者是名气小得多的同馆专家巴纳姆∙布朗。布朗虽然也对古生物界贡献良多,但却名不见经传,这主要是因为这位挖掘恐龙化石的“圣手”志在田野,笔头实在太烂,光本科毕业就用了整整10年,更不要提写什么学术论文了。

    巴纳姆·布朗1873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父母务农,却对教育极为重视,布朗接受了当时在美国中部并不普及的高中教育之后,1894年进入堪萨斯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在田野工作中,布朗活力饱满,热情不坠,方方面面都能独当一面,协助导师在怀俄明州挖掘出一个完整的三角龙头骨,他的导师不吝美言将其推荐至美国古生物学的圣地——美国自然博物馆去工作。当时布朗本科还没有毕业,就一头扎进了博物馆繁忙的田野发掘日程中。

    1902年,当布朗在蒙大拿州的地狱溪头一回发现霸王龙的化石时,他仍然没有拿到学士学位。1902年这批化石只有耻骨、肱骨、股骨,布朗为其暂时安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到1908年更为完整的霸王龙化石出土时,布朗终于本科毕业,他的老板奥斯本将该恐龙命名为霸王龙。奥斯本与布朗关系亲厚,布朗不是读书的料,但奥斯本还是努力为他提升学历铺路,他替布朗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弄到了入学名额,然而布朗念了不久就放弃了。

    布朗在他的“成名之作”之后没有停止,他的足迹遍布美国和亚洲,包括印度和缅甸。这一方面是为了构建更完整的古生物谱系,也是为了逃开家乡这片伤心之地——他的爱妻在霸王龙发现之后不久就因猩红热而死,他受不住家庭压力,将年幼的女儿送到外祖父家抚养,十几年之后才重聚。丧妻之后,布朗虽然再婚,却四处风流,在业内颇有名气,与他喜欢穿着皮草风衣和他的“战利品”合影的浮夸做派倒是相合。

    大萧条期间博物馆经费吃紧,布朗靠为石油和矿业公司做咨询挣了不少钱。1942年,布朗因为学术作品产出不足而被强制退休,但他仍然常常来到美国自然博物馆,为公众讲解恐龙知识和发掘历史,在他的眼中,这些矗立着的、匍匐着的、沉默着的巨兽们,都像他的孩子一样,他被人们亲切称为“骨头先生”。

沈辛成

沈辛成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青年教师,著有《纽约无人是客》。【编辑: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