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姐妹花,年龄加起来196岁

一条马路之隔、年龄相加196岁,珞珈山街这对姐妹花羡煞旁人。

生活上搭把手,无聊时陪着说说话,85岁的高凤琴和111岁的朱兰英在互相扶持的过程中早已组成“最佳拍档”。

“起初是同情,现在我们都离不开彼此。”在高凤琴心里,这份来之不易的“忘年交”显得格外珍贵。

3年来,这段196岁的隔代友情正在慢慢发酵。

日常生活中搭把手

高凤琴住在武大文理学部家属区,和朱兰英是隔着一条马路的“邻居”。年轻时,高凤琴在武汉大学后勤部工作,老伴去世后,80岁的高凤琴加入珞睿“夕阳红”爱心服务团队。“初衷是想继续为社会做点什么,没想到还能收获很多好朋友”。

2016年,高凤琴生了一场大病,刚出院就听说邻居家的老姐姐身体不适。朱兰英岁数已过百,大部分时间卧床静养,夏天炎热的天气闷得朱兰英身上多处感染溃烂。“看到老姐姐这么难受,我心里直发酸。”得知朱兰英的医保卡损坏无法使用,高凤琴迈着虚得打颤的双腿径直走向社区居委会。

“真的感谢高老师,要不是她,我们还得拖一段时间。”朱兰英痊愈后,女儿张新其拉着高兰英的手直道谢。

看到同龄的张新其一个人在家照顾朱兰英,高凤琴起了恻隐之心。翻身、喂饭、喂药……自那之后,每天下午五点,高凤琴便会准时出现在朱兰英家中。从最初的乐善好施,到如今的嘘寒问暖,高凤琴现在已是朱兰英家中常客,也成为张新奇的“得力助手”。

无聊时陪着说说话

“她经常陪我母亲聊天,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每当看到高凤琴坐在母亲的床边时,张新其觉着,狭小的房间里变得温暖而明亮。

高凤琴作品

在旁人看来,同111岁的高龄老人交流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在高凤琴心里,这件事简单却有意义。高凤琴的晚年生活十分丰富,养花、手工、声乐都是她的兴趣爱好,这些也成为沟通二者之间的“桥梁”。养了什么花、做了什么手工、练习了什么歌曲……高凤琴身边有什么新鲜事儿,第一个知道的必定是朱兰英。“老姐姐尽管年纪大,但头脑很清楚,有时候还会和我互动嘞!”

今年8月份的一天,高凤琴照例走到朱兰英的床前,朱兰英像往常一样朝里边挪了挪,轻拍着床头让高凤琴坐下。唠了会儿家常,高凤琴开始哼起在老年大学上课时学的红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在悠扬的曲调中,朱兰英似乎回想起了什么,竟开始挥起手,和着歌声慢慢摇晃。

看着母亲积极乐观的心态,张新其满怀感激,“我有时候忙着做家务,还好有高老师,一直陪着我母亲。”时光就这样悄悄溜走,这段“忘年交”让朱兰英的生活中不再只有睡觉和吃饭,高凤琴的出现在她的“天花板”上悬挂起一道道彩虹,成为朱兰英心里最璀璨的秘密。

相互需要成为彼此心灵的依靠

尽管家里的儿女子孙每周都会回家看望朱兰英,但在朱兰英心中,高凤琴已成为她的“独一无二”。“母亲天天都要念叨高老师,问她什么时候能来”。而在高凤琴心里,这段来之不易的“忘年交”显得弥足珍贵,“自从老伴去世后,一个人在家时常觉得孤独,现在我有老姐姐了”。

每逢过节,高凤琴都会带着节令小食前往朱兰英家中。前不久,珞珈山街武大文理学部社区为孤寡老人送去自制月饼,高凤琴便拿着一盒来到了朱兰英床前。“看着母亲和高老师两个人分着吃月饼,我也很羡慕这种友情”,张新其笑着说道。

从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到成为彼此的心灵依靠。在这条窄窄的马路两旁,一趟趟的看望,一句句的关心,让这份姐妹情益变得愈发珍贵。“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时光静好,我陪你一起变老,也许是二者之间最好的印证。

(通讯员  刘辉 张颖 徐凯)

(作者:刘辉 张颖 徐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