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育种,一年可繁育5至6代!武汉多倍体水稻引院士专家关注


专家田间考察 胡冬冬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19日讯(记者刘峥 余康庭 胡毅 通讯员汪志红)走上高级研修班讲台,为来自全国的水稻专家授课;来到田间地头,考察水稻繁育基地,为武汉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9月17日—21日,武汉市农科院、长江日报联合启动“2019农科院士专家武汉行”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等多位全国农业领域专家,通过田间考察、交流研讨、开坛授课等方式,在汉论道乡村振兴。

去年,长江日报启动全国党报武汉“三乡工程”走访团活动,和全国11家城市共同分享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国首个党报乡村振兴联盟在汉成立。今年,院士专家们来汉参加水稻育种与绿色轻简高效栽培集成技术高级研修班,通过此次活动助力武汉“中国种都”建设。

专家田间考察。胡冬冬摄

“建设‘中国种都’的做法极具前瞻性,有望助力武汉成为现代都市农业领头雁,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榜样。”谢华安院士直言看好武汉的农科发展潜力。他在高研班开班仪式上,描述了未来粮食作物的育种趋势:“未来水稻研发,要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四性综合’品种”。他建议,培育 “四性综合”品种,能帮助粮食生产实现农药和化肥施用的“两减” 目标,实现“藏粮于技”,带动农民增收。

“超级稻”之后,一种正在武汉开展研发的水稻新品种引来全国关注。院士、专家一行来到黄陂大潭村的多倍体水稻基地,在百亩稻田中实地考察调研。基地一角,一片蛙声引来院士专家们关注。“芋头、水稻、黑斑蛙套种套养,亩产高达15000元。”武汉多倍体水稻研发团队带头人蔡得田教授表示,经过3年试验,他们团队已初步掌握了这套稻蛙综合种养技术,采用高产的多倍体水稻和俏销市场的黑斑蛙综合种养体系,不仅效益高,而且不用施用化肥农药,更加绿色健康。

在多倍体水稻战略联盟研讨会上,武汉多倍体水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倍体水稻智能育种工厂,也成为院士、专家们热议话题。“室内育种,一年可繁育5至6代,加速了水稻育种试验进程”。听到介绍,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先进的试验条件,才能吸引人才留驻,一定推荐我的学生们来汉创新创业!”

院士专访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

武汉大力建设“中国种都”

需要发展“绿色品牌” 培育“超级品种”

谢华安院士。胡冬冬摄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富庶的江汉平原为整个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来到武汉,看到汉产水稻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得知武汉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种都”,在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专访时,谢华安院士说,“武汉建设‘中国种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很有希望成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领头雁,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榜样”。

谢华安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主持培育的“汕优63”,是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

谢华安说,食品安全目前备受国人关注。新形势下,高品质、低残留的绿色品牌是很多消费者的优先选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消费者甚至更乐意选择“超级品种“,产地安全、监管到位、有机种植的产品,甚至销售得更快。

“要想更好地发展绿色品牌,需要轻简高效的绿色生产技术和‘超级品种’的帮助。”谢华安直言,“超级”二字源自超级稻,武汉要在种都建设上发力,就要积极研发“四性综合”的超级品种:丰产性要求提高作物在单位面积内的产量;优质性则要求作物档次更高;提高抗逆性,增强作物抵抗灾害的能力,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高适应性品种能让农业生产操作更简单。谢华安说,只有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四性”综合水平高的品种,才是真正的“超级品种”。培育这种“超级品种”,更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多学科融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

“现在我们做科研,早已经不单单是关注产量,我们现在主攻的方向,是把‘四性’综合在一起的‘超级品种’,因为只有这样的品种,才是生产最需要的品种。”

“超级品种”也最能赢得农民们的欢心。“农民种田不仅要高产、要高效,还要品质好、抗性强,尽量减少因为病虫害的发生而影响产量,从而提高收入。”

种了大半辈子水稻的谢华安院士表示,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但自然灾害多,市场价格风险大......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都在影响着农业生产。“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培育更多更好的’超级品种’来抵抗风险、减少农民损失”。谢华安院士建议,武汉正在开展的农业科技提升工程,拥有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大量科研投入,希望武汉农业科技工作者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特别要加强农民的培训,让现代农民成为知识化的职业农民。

专家采访

农业专家畅谈在汉考察交流活动感受

“武汉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明显,为现代农业发展创新提供无限可能”


考察育种工厂。胡冬冬 摄

“2019农科院士专家武汉行”活动期间,农业专家们一边考察走访,一边交流互动,大家带来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聚焦武汉优势资源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热烈的学术研讨,为武汉农业科技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他们纷纷表示,“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创新提供无限可能。”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耀松

让武汉光谷助推湖北乃至全国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杨耀松。胡冬冬 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武汉现代农业要发展离不开高科技支撑。”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耀松说,武汉光谷生物城高农生物园是全国种业集聚度最高的高科技农业园区之一,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优势。

杨耀松认为,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科技正全面向现代都市农业渗透,高强度的人类劳动逐渐会被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所取代,农民将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在这个发展趋势中,武汉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武汉发展现代农业更有条件插上‘科技的翅膀’,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导航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进行深度探索。”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游艾青

打造“中国种都”国际影响力 为现代农业植入智慧“芯片”


游艾青。任勇 摄

“种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发展现代农业要植入智慧‘芯片’,武汉打造建设‘中国种都’十分必要。”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游艾青表示,武汉种业在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武汉规划建设“中国种都”。游艾青建议,一是要集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外引内联,加快建设“中国种都”生物技术平台,培养种业运作综合性人才,为种企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要以绿色、高效为育种目标,多尝试探索原创性技术创新,强化种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三是政府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种都建设‘一盘棋’,制定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推动以科研院所为核心的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成果,快速通过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实现商业化价值,助力武汉现代农业发展。

游艾青说,武汉通过科研院所、种子企业联手高等院校,形成产学研、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全链条,采取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运营模式值得推介,将对现代种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湖北大学教授、多倍体水稻育种专家蔡得田

立足武汉资源禀赋 发展本土特色品牌农业

蔡得田。胡冬冬摄

“武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一批如‘大白刁’特色经济鱼类、多倍体水稻、鄂莲莲藕、抗热萝卜等农业科技新品种、新品牌。”湖北大学教授、多倍体水稻育种专家蔡得田说,农产品只有推陈出新才会有竞争力,最终目标是通过科技手段打造现代农业。而武汉研究的“多倍体水稻”正好符合这一规律,是未来水稻育种的方向,目前研发人员正在思考如何提高水稻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让多倍体水稻实现最大价值的成果转化,带动农民增收。

蔡得田说,农业业态创新不仅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也是做强特色物产、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他认为,武汉以农业业态创新助推武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就要通过推进“互联网+智慧农业”、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拓展现代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真正让休闲农业、会展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在武汉茁壮成长。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向东

借鉴广东种业经验 加强推介汉产优质水稻品种


刘向东。胡冬冬 摄

“武汉水稻种植基础不错,有人才有技术,在优质水稻品种的推介上应加强”。刘向东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从“吃饱”阶段升级为“吃好”阶段,价格只是衡量是否购买的诸多标准之一。好吃、养生成为大家选购大米的准则,优质大米的市场诉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优质大米的市场售价比普通米高,百姓觉得好吃、愿意买单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收入,对脱贫致富、乡村振兴都有助力。

以广州为例,在南沙区建立种业小镇,每年在广州市举办水稻新品种推介大会。自2018年开始,首次把广东特香型丝苗米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作为重点研发项目之一。

刘向东认为,武汉作为中部重镇,种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科技力量强大,人才济济。同样,研发高品质水稻品种并积极推向市场,有助于推进武汉粮食生产的精细化发展。

湖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武汉市农学会副会长曹凑贵

农旅融合产业联动 水稻与多物种共生促进生态文明


曹凑贵。刘峥 摄

近来,武汉各区纷纷推广“虾稻共作”模式,以此来提高农田利用率,实现虾稻双收。曹凑贵评价:这一模式,提升产业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养殖。

曹凑贵介绍,在水稻和动物共生领域,除开“虾稻共作”,还有很多其他模式,如“蛙稻共作”“鸭稻共作”“鳖稻共作”“鳅稻共作”等。和虾相比,蛙、鸭、鳖等动物生长在水稻田里,运动量比虾更大,消化水中浮游生物更多,搅动空气能力更强。因为经济效益不如“虾稻共作”,上述几种模式目前武汉市总面积不超过20万亩,这是可以加强的地方。此外,很多一线城市如上海,目前将水稻种植与景观、文化等产业融合,让市民平日愿意去往乡村里、稻田边,带动多产业联动,值得武汉学习。

【编辑:毕婷】

(作者:刘峥余康庭胡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