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呼吸年会现场。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4日讯(记者刘璇)“我国71.2%的哮喘患者从未被医生诊断过,只有5.6%的人接受了正规治疗。”近日在武汉召开的“2019全国呼吸病学年会”上,专家分享了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一项涉及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0省市5万余名20岁以上的城乡居民的最新调查数据。武汉权威呼吸科专家一致呼吁:市民应重视肺功能检查和哮喘的规范治疗。
咳嗽自己买抗生素吃不好
查出是变异性哮喘作祟
58岁的陈女士家住硚口古田,2个多月前开始咳嗽,起初以为是吹空调引起的感冒,一直自己吃药店买来的泰诺和头孢,始终不见好转。上周,她在女儿的劝说下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不可能!怎么可能!我从来没有喘过呀。”听到自己得的是哮喘,陈女士怎么都不相信。“喘不喘并不是判断是否为哮喘的唯一标准。”接诊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教授告诉她,一般的哮喘是有喘息症状,但是有一类特殊哮喘,它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患者除了迁延不愈的咳嗽,并无胸闷喘息等症状。
听了赵主任的解释,尽管半信半疑,但陈女士还是拿着开的治疗哮喘的气雾剂回了家,用到第三天就不咳了,她这才相信自己得的真是哮喘。
赵建平教授说,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季节更替时容易发生,现在正是高发季。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干咳,特别是晚上就寝时或凌晨时明显。门诊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十分常见,因为表现为慢性咳嗽,常常会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
他提醒,如果出现长时间咳嗽,或是采用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后依然无效,很可能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应尽早到医院检查确诊。变异型哮喘与典型哮喘一样,需要长期坚持规范用药,即使症状完全缓解也不要轻易停药,要由呼吸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超七成哮喘病人没有就医
不到一成患者接受正规治疗
《柳叶刀》上发表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20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其中男性患病率4.6%,女性患病率3.7%,患者总数达4570万,远超以往估计。
“湖北哮喘发病率在全国居中。”赵建平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透露,超过七成的哮喘病人没有经过医生诊断,不到一成的病人接受了正规治疗。他指出,门诊中发现,很多人对呼吸道疾病不重视,把咳嗽当成一般的伤风感冒不当回事,过敏性鼻炎也懒得用药、去看医生,压根不知道自己有哮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国忠坦言,担心激素的副作用是哮喘患者没有规范治疗的主因。“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解释,以前治疗哮喘用的是口服和静脉激素,剂量以毫克计算。现在用的是吸入性激素,剂量以微克计算,是以前的千分之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副作用可忽略不计。
不规范治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意识到哮喘的危害。“哮喘反复发作是会要人命的。”陈国忠指出,长期不控制,气道会出现狭窄,从可逆变成不可逆,再想用药,肺功能差了,一动就会喘,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都会找上门来,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最要命的是,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哮喘发作是轻是重,一旦抢救不及时,短时间就会毙命。
一天一次,哮喘规范治疗更简单
听信偏方一停药就复发损失更大
赵建平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外哮喘防治指南推荐的经典治疗是“吸入性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的联合用药方案。以前的吸入性激素一天要用两次,病人容易忘记,6月刚刚上市的一种新药,一天只需要用一次,每天早上刷牙之前喷一喷,吸入方式也做了改进,让治疗变得更加简单。
他给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哮喘不规范用药,每次急性加重需要住院,一次费用9000-10000元,如果插管上呼吸机则要4-5万。轻中度的哮喘病人,一天用两次的药,一年下来3000多元;中重度的哮喘患者,一天用一次的药,算下来一年也才5000元左右。
陈国忠透露,新药具有更强的抗炎效果和更长效持久舒张气管的作用,使用一次效果长达24小时。相比传统药物少喷了一次不说,还将哮喘的控制率提高了25%。
“有一些病人相信所谓的偏方,开始用药效果好,一停就复发。”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副院长及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唐以军教授透露,这些“偏方”里面多是添加了口服激素,副作用大,看上去平常节约了钱,但发作一次所有钱都打了水漂。还有一些病人,来了就开药,拒绝做检查。其实适度的检查评估,方便医生调整用药,也是省钱的重要途径。
专家们共同表示,哮喘控制良好,3个月左右药物可以减量,甚至有部分人可以停药,不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终身用药,但前提是要达到完全控制,而完全控制的前提一是早,二是治疗规范。他们提醒市民,重视肺功能的检查可以发现一部分哮喘,而规范性治疗是对哮喘急性发作最好的预防。
【编辑:金鑫】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