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大道打通核心交通“大动脉”

汉江大道打通城市交通“大动脉”

为方便市民通行,缓解汉口汉阳交通压力,汉江大道桥梁主线通过验收,于今日先行通车。

通车后,从机场高速下来的车辆经汉江大道高架可直达月湖桥,全程无红绿灯。目前,汉江大道全线仅剩连接建设大道、泛海路两处上下匝道因地下管网迁改复杂等原因仍在加紧施工,预计年内通车。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区、军地各方通力合作,打通这条武汉交通路网的“大动脉”,加速城市更新的脚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也为武汉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通中心城区第三条“南北大通道”

汉江大道北起汉口三环线常青立交,南至汉阳三环线江城大道立交,全长约15公里,是武汉市继武汉大道、长江大道后的又一条南北大通道,也是武汉中心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重要组成部分。

通车后,汉江大道将成为纵贯汉口、汉阳中心区的快速进出城大通道,也是武汉市主城区内联系内环、二环、三环的重要快速通道,大大缩短了市民通行时间。

其中,汉江大道武汉中央商务区段(常青路—建设大道),全线以双向六车道高架桥“飞跨”云飞路、范湖路、淮海路等道路,与宝丰路硚口路高架桥相接,全长约2.6公里。

作为汉江大道的“最后一公里”,商务区段工程备受瞩目。建成后的高速路,对于疏解汉口、汉阳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推动武汉中央商务区联动发展,提升武汉城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汉江大道的通车,标志着武汉中央商务区首次打通南北向交通,与东西向的淮海路构成第一个完成通车的“双十字”路网。

多方聚力共建“城市主动脉”

江汉因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而得名,依水而立、因水而兴。古往今来,汉江对江汉的滋养,从来不曾停息。

在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新征途中,江汉区把汉江大道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重要使命,迎难而上、克难攻坚,让这项惠及民生、改善城市功能、重塑武汉立体交通路网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高品质道路普惠百姓的背后,凝聚着市区、军地各方工作人员的汗水和付出,浓缩着这片城中“热土”为大武汉高质量发展挥洒的汗水——

武汉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协调;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施工单位积极配合,有序分工,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江汉区房管局做好周边建筑立面整治工作……

汉江大道商务区段建设过程中,还得到了军方大力支持与配合,书写下军队支持地方建设的佳话。

发展一盘棋 共筑一个家

军地联手共同助力城市更新

高架桥贯穿武汉CBD

汉江大道“贯穿”的武汉CBD,昔日曾是军用王家墩机场,见证了“保卫大武汉”的峥嵘岁月。随着使命达成、机场迁建,汉口地区18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得以释放,武汉CBD作为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商务核极拔地而起,续写城市荣光。

汉江大道的建成通车,是又一次军地联手、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

部队鼎力支持,军民携手共建——在汉江大道涉军段建设期间,军方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踏访,调查研究,协调推进。曾立志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们,在城市建设中牺牲小我,发挥光热,甘当大武汉发展的见证者、建设者、参与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空某师、联勤保障部队、省军区等驻军单位克服困难,支持汉江大道进场施工,为保汉江大道通车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委军民融合办、中部战区空军、军委后勤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为汉江大道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保障了工程顺利完成。

“只要地方需要,我们毫不含糊地支持”

“这条路开通后,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到机场至少节约十分钟。”部队退休干部周良喜说,“汉江大道是市里的重大工程,作为人民军队一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地方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会毫不含糊地支持。”

在汉江大道建设过程中,征收了干休所部分土地,涉及有些老干部的搬迁工作。军地领导多次上门,老干部们本着大局观念主动配合,完成搬迁。一批留下来的退休干部,也克服了施工噪音灰尘、出行不便等障碍,支持城市建设无怨无悔。

“桥通了、路通了,我们家门口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新变化。”周良喜建议,随着干休所改革的逐步推进,未来也将引入更多社会服务,退休干部及家属在这里生活也会更舒心。

“很高兴,武汉又增加了一条便民大道”

“汉江大道是党和政府为群众办的大好事,今后武汉又增加了一条便民大道,我们坚决拥护和支持。”今年90岁的干休所离休老干部冯乃秀说。

冯乃秀曾参与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淮海战役中荣获特等功、模范指挥员、人民英雄等称号。

据冯老的老伴王焕棠介绍,军队和地方的关系一向很好,尤其是江汉区机场社区,逢年过节都会派人上门慰问,冯乃秀还积极参与了社区举办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为社区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战斗故事。

“我1987年离休来到武汉,30多年来,我眼看着周边高楼越来越多,打心眼里为武汉的发展感到欣慰。”冯乃秀说,随着汉江大道的附属设施建成,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全程跟进 挂图作战

商务区集团高质高效为工程“护航”

“法定工期14个月,最终8个月完工通车,这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商务区集团)工程部长付明说。

商务区集团作为市属城建投融资平台公司,主要负责汉江大道商务区段的资金筹措、土地储备工作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的编制、论证和报审,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造价、验收等方面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汉江大道顺利通车,商务区集团相关负责人感慨:“任务完成圆了我的一个心愿,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多方沟通 凝聚共识齐心“攻坚”

汉江大道商务区段涉及多家军方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土地置换审批流程复杂,协调难度很大。”付明说,解决土地问题是前期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大员上阵,武汉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商务区集团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汉江大道商务区段建设协调工作。2017—2018年,工作专班陪同市领导先后十余次到部队拜访,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同时,专班与各部队建立工作联席会、周例会机制,定期协调对接,紧密互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120余次,双方就相关事宜进行了多轮商讨,凝聚共识齐心“攻坚”。2018年9月22日,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组团进驻 与施工单位“无缝衔接”

为推进工程建设,武汉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商务区集团及相关街道、社区、派出所抽调人员与部队一起成立现场协调工作组。2018年7月,工作组进驻汉江大道现场办公。自此,“巡桥”成为工作组成员每天的“例行公事”。

工作组采取“5+2”“白+黑”的模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从进驻现场开始,工作组成员几乎放弃了个人休假时间,从房屋征收、安全保障到工程协调,事无巨细。”付明说。

工作组协助部队完成了对红线内住房、公寓房、集体用房的清房腾退工作;征收道路红线内的仓库、同济制药厂、公寓房、商务厅停车场、永红幼儿园等22栋房屋。

“只要有断面,就第一时间移交施工单位施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硬骨头”,工作组与时间“赛跑”,保质保量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2019年春节期间,提早策划,积极联络材料供应,并针对节时施工特点制定相应安全应急预案;炎炎夏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制定低温时段多开段面、多开班次、多投入劳务、缩短单个班次连续施工时间等策略,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确保了施工进度。

合理安排 昼夜无休

克难攻坚拼出“典范工程”

工人们有序安装音屏障

9月5日,汉江大道商务区段的高架桥上,最后的施工紧锣密鼓展开,现场热火朝天。刷黑的路面、高耸的路灯已经施工到位。道路两侧,工人们正在有序安装音屏障,每隔一百多米,桥面伸缩缝的施工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汉江大道商务区段由武船集团、武船重工股份、汉阳市政集团联合体承建。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段工程采用“全线主线高架+地面辅道”的建设方式,主线为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设双向4车道,其中常青路—泛海路段已于2017年年底建成。

2018年8月,汉江大道商务区段泛海路—建设大道段开始部分段面施工;今年3月,汉江大道商务区段全段面交付施工;7月,汉江大道商务区段实现全线贯通;8月,汉江大道商务区段全线沥青摊铺完成。

建设人员凭着一股子拼劲和巧劲,昼夜无休,换来道路的畅通。

冬寒夏暑 他们始终奋战一线

打通“最后一公里”

“8个月的时间中,属于施工的黄金周期并不多。”汉阳市政常务副总经理王智高说。

2018年底和2019年初,武汉接连遭遇两场超强降雪,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猎猎寒风中,施工人员们依旧奋战在一线。为降低积雪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大家拿起铁铲,开着铲车,连夜清除沿线的积雪融冰,龟裂的双手、生疼的脸颊成为了他们的“标配”。

为不耽误工期,2019年春节期间,施工人员坚守岗位,现场所有施工环节依然有序进行。施工员刘农在汉江大道商务区段现场,度过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

除夕那天,刘农和同事聚在项目部食堂吃了一顿团年饭,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如今脸庞已经晒得黢黑的小伙子笑着说:“也想家,但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工程,我想和大家一起把它建好,看到它即将通车,我感到很自豪。”

夏季施工,桥面温度更是逼近50℃,为保障工人安全且不耽误工期,项目部把施工时间调整为每日早晚。在城市已经安眠的深夜,施工现场却灯火通明。最终,他们克服了长达50天的高温天气,迎来了汉江大道的按时交付。

交叉施工 他们既要速度又要质量

通车前平整路面

汉江大道商务区段工程建设内容包含主线高架的桩基、承台、墩柱、箱梁和地面道路、排水、管线、绿化、路灯等,工程量极大。

为提高施工效率,工程建设全断面开工,分四个工区同步推进,“四处同时施工,上下、前后工序的搭接、协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施工的重要难点。”王智高说,很多工序需要穿插施工,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安排,“有的白天,有的晚上,有的地上,有的地下,为了安排好交叉施工,以及人、财、物、设备等调配,我们费了很多心思,最终克服了困难。”

现场负责人黄平介绍,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增加了8.9公里的排水施工,对高架桥影响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桥梁支架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箱梁实体质量,“施工场地有限,难以分区施工,而时间又不允许高架桥全线完工后再进行排水施工。”

面对这一难点,他查阅资料,组织专家论证,最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了箱梁施工质量安全;同时,带领现场人员采取交叉施工模式,24小时不间断轮番作业,有序地推进着工程的建设。

严抓工期的同时,施工现场也丝毫没有放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由于工程处于市区中心地带,周边居民集中,对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极为严格。

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部队官兵及周围市民生活的影响,现场专门组建了30人的文明环保专班,配备洒水车、清扫车等工具设备,专职负责工地周边环境的清扫、除尘工作,真正做到了文明施工不扰民。

策划:中共江汉区委宣传部 武汉中央商务区管委会

撰文:乔驰 曹欣怡 朱素芳 张谭利 熊利君

供图:郭良朔

【编辑  张操】

(作者:乔驰 曹欣怡 朱素芳 张谭利 熊利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