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永不过时 | 陈开开讲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8日讯(记者陈开)本周,《人民日报》官方社交媒体公布“最美奋斗者”全名单,孔繁森、袁隆平、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群体等闪耀的名字上榜。短短几天后,中国女排用热乎乎的第十座世界冠军奖杯证明,自己为什么是榜单22个“最美”集体中,唯一的体育界代表。

9月28日,中国队球迷在看台上为中国队加油助威。   新华社记者杜潇逸 摄

如果要为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请一位解说嘉宾,郎平无疑再合适不过。中国女排获得的十个世界冠军中,郎平一人亲历了其中7次,前4次是作为队员的“铁榔头”,后3次是指挥若定的“郎指导”。

女排阵容在变。除了一以贯之的郎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夺世界冠军至今,中国女排换了一代又一代,管理训练方法也不断革新。但只要一提起女排这个名字,人们的第一记忆永远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9月28日,中国队球员王梦洁(左)和袁心玥在比赛后庆祝胜利。  新华社记者杜潇逸 摄

时代当然也在变。当年的年轻人,从报纸上剪下选票、封好信封、投进邮箱,一票一票将郎平、孙晋芳投为“全国十佳运动员”。现在的年轻人,点一点手机,郎平“升国旗、奏国歌”六个字,分分钟阅读量突破2.5个亿。但国人对女排的热爱,始终没变。

其实,中国女排的成绩起起落落,一直都在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夺金牌后,中国女排下一个奥运冠军,足足等了20年,又过了12年,才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第三次登顶。但最重要的在于,不管出现什么波折多大起伏,中国女排总能再一次崛起于世界之巅。

9月28日,中国队球迷在看台上为中国队加油助威。   新华社记者杜潇逸 摄

正如郎平所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无论对女排精神有多少种解读,也许这才是其中最核心所在——它以最生动的形象诠释了为国争光、自强不息。

9月28日,中国队球员在比赛中庆祝得分。新华社记者杜潇逸 摄

中国体育的世界冠军数不胜数,梦幻之师也有不少,能与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女排。女排精神之所以传诵至今,影响几代人,正由于它超越了体育竞技,代表着国人共同的精神追求。甚至可以说,它早已深埋在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基因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数千年间,唯有中华文明历经磨难延续不绝,如今又以更自信的姿态拥抱新的时代。

有一种中国精神叫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未来它还将继续凝聚民族力量,激励国人奋斗前行。

【编辑:彭向东】

(作者:陈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