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什么冰封得住丨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 鲁珊

女足半决赛上,朝韩对决。看台上的韩国人金建南自言心情复杂。他身边的韩国队友,振臂高呼,为主队加油。一臂之遥的朝鲜代表团,加油声亦震天吼,这是只有两支对决球队才听得懂的语言。

同一民族,同一家园,同一语言,但是22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上,已被一条线冰封了半个多世纪。

但是很显然,并没有什么能真正封得住。朝韩的女足姑娘们,已是熟悉的老对手和老队友了,体育是两国间的另一种畅通的语言。

体育史上有几个时刻永不褪色。

1991年的日本千叶,朝韩运动员首次组成联队参加乒乓球世锦赛。这是冰封近40年后,南北首次并肩站在世界面前。最终,获得女子团体金牌。冠军相拥的那一刻,全场为她们流下激动的泪水。

那一年,朝韩的体育之冰就融化了。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朝鲜和韩国代表团在统一旗帜下并肩入场,没有使用各自的国旗和国名,也没有奏各自国歌,而是以“朝鲜半岛”之名,举了一面没有三八线的朝鲜地图旗帜,乐队演奏的,则是朝鲜族民歌《阿里郎》。

开幕式极具符号性,朝韩的选择也极具象征意义。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听着同一首儿歌长大,一衣带水,血浓于水,情感深处的沟通又有什么能够冰封?他们步入体育场的那一刻,场内11万名观众起立欢呼,掌声如雷。

体育史上有过著名的“贝利停火”。尼日利亚内战期间,因为球王贝利的到访表演赛,双方协议停火48小时。成立于1996年的巴以联队,也让足球世界热情拥抱。

体育唤起身体的记忆。没有什么比同一民族更能在体育的深处交流与共鸣。比赛的过程是回归本原状态的过程,释放生命本真,这是血液带给身体的记忆和梦想。

在当天的看台上,即使为女足姑娘们加油鼓劲的语言,只有韩国和朝鲜代表团听得懂,但是,全场3万余中国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呼,不也是另一种通用语言吗?

【编辑:谢源】


(作者:鲁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