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构建科技服务生态区 助力武汉建设全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深兰科技签约落户江汉,共建智慧城市

全域创新,江汉担当。10月26日,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深兰科技与江汉区政府签定合作协议,将公司华中区域总部正式落户江汉区,并在武汉CBD开建中国首条自动驾驶商用运营线路。

未来双方将在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等领域开展探索。这是江汉区助力武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江汉区作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江汉区以最积极的态度建设科技服务生态区,用最好的空间支持创新发展,用最大的力度培育创新主体,用最优的环境聚集创新人才,将传统街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首发地、试验场、竞赛场,为武汉“全域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动”贡献“江汉力量”。

产业驱动 

“一区四高地”布局“战略高端”

江汉区按照武汉市“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要求,探索中心城区科技发展的创新实践。

规划先行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对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支撑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江汉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江汉区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作出全面谋划。

构建“一区四高地”战略布局。以营造产业生态与推动产城融合为导向,以江汉创谷、武汉中央商务区、省金融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为重点区域,充分利用该区现有的金融、商贸、通讯信息等产业优势,建设“科技产业生态示范区”,打造“科技创新研发高地”“科技产业加速高地”“科技金融示范高地”“高端专业服务高地”。

重点实施“八大行动计划”。通过推进科技产业招商、高端专业服务机构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端科技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等“八大行动计划”,打造部门联动、共谋发展、产业协同的“科技生态圈”。

项目驱动 

发展科技金融营造“资本高地”

         江汉区成长起来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江汉区依托金融机构集聚的优势,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形成服务科技产业发展的资本支撑,科技金融示范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战略资金为企业“造血”。为推进江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创新,江汉区设立3亿元的战略性新兴发展引导基金,引入专业风投机构、创投机构设立细分产业子基金,为该区创业创新注入新的血液。

资本市场营造“创新生态”。江汉区引入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湖北资本市场培育基地,引入湖北省高投建设高新企业产业园区,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在地化的综合投融资服务平台,构建“深交所+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国资平台+优质企业+金融机构”的“六位一体”湖北金融创新生态圈。

推进国际投融资体系建设。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在中国唯一官方授权单位——贝祥投资(控股)集团与中国第七城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在江汉区设立纳斯达克(中国)中部中心。该中心旨在服务地区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建立管理科技相关产业基金,有效提升湖北实体经济和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推动当地国际投融资体系建设,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并向全国辐射,大大加强本地企业海外上市的能力,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平台驱动 

5G示范区抢占新兴产业“应用高点”

通讯信息产业是江汉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该区培育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切入口。

布局通讯信息“新产业链”。在江汉区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该区通讯信息产业链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业态延伸。江汉辖区内不仅有中国移动、中国联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总部;亦分布有中国铁塔、中贝通信等工程类企业;同时,还有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联通智网科技、手盟网络等新业态集聚发展。

2018年,全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私营企业多达2165户。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5家,其中通讯信息企业达78家,占比74%,13家年销售收入过亿。

5G应用场景“全域覆盖”。2019年初,江汉区联合中国移动启动“5G智慧江汉”建设,该区由此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5G全域应用试点区。目前,该区共规划建设基站619个,已建成454个,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

同时,5G应用场景遍地开花。全市军运场馆的首个5G视频电话在汉口文体中心拨通;华中地区第一个5G智慧灯杆在江汉路步行街投入使用;协和医院与恩施州咸丰县人民医院依托远程医疗技术,实施了全球首例5G环境下的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手术;中国移动与武汉CBD共建5G智慧CBD综合示范区。

生态驱动 

最优营商环境确保“服务高效”

江汉区发挥现代服务业资源富集优势,统筹集成平台资源、资本资源和智力资源,着力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江汉区着眼科技产业加速领域,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引入科技龙头企业、科技运营平台,加大对本土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力度。

最优平台培育创新主体。依托江汉经济开发区、武汉CBD、武汉金融街等最好的空间,打造科技型楼宇,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全区共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以上众创孵化机构11家,红T时尚创意街区成为全省3家“国家小微双创示范基地”之一。

举办民营企业融资对接会,搭建政银融资沟通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破除信息屏障。联手建设银行与汉口银行,推出“民贷通”“科创贷”等融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共计发放贷款5190万元,君信达、中浩紫云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获得支持。

用最优环境聚集创新人才。建立“江汉区现代服务业智库”,聘请近百名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先后引进3个“院士工作站”、1个“诺奖工作站”。同时,该区依托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人才服务活动,为优化中部地区人才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江汉区机关干部当好项目建设和人才引进的“五星级服务员”。借助新政务服务大厅的全新功能,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完善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江汉区面向全球征集5G、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项目

按照武汉市委部署,中心城区要拿出最好的土地空间资源、开放更多城市应用场景,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将传统街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首发地、试验场、竞赛场。

江汉区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也是全国首批、湖北省首个5G全域应用试点区。为加快该区5G、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和场景应用,支撑高质量发展,该区现向全球公开征集一批5G、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项目。        

一、征集内容

1.5G、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类:围绕武汉CBD、江汉创谷、江汉路步行街、中山大道、环西北湖等重点区域5G、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项目;围绕与江汉区金融、商贸流通、通讯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的5G、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围绕江汉区城市管理、社区服务、卫生医疗、教育、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5G、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

2.5G、人工智能平台创新类:5G、人工智能产业领域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建设区域总部、创新基地、现代产业园、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在江汉区共建或牵头5G、人工智能研发及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平台,算力支撑、行业训练、测试验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相关基础网络支撑、要素保障等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项目。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单位,应具有较强的行业水平和集成创新能力,财务会计制度健全,无违法违规行为,无知识产权争议,无不良信用记录。

2.申报单位可以与合作单位联合申报。

3.每个申报单位申报的5G、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不超过2个。

三、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应根据相关要求提交纸质和电子文档的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具体如下:

1.《江汉区5G、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库入库申报表》。

2.项目建设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实施目标、建设计划、创新性、总投资概算、技术方案、技术团队、持续运营模式、经济社会效益预测等)。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申报受理

1.电子申报材料以Word格式发送至联系人的QQ邮箱。

2.纸质申报材料五份,采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加盖骑缝章、申报单位公章。纸质申报材料尽可能现场提交,快递、邮寄等提交方式以材料签收时间为准,若因运输原因导致申报逾期,视为自愿放弃申报。申报材料不退还。

3.申报受理时间:2019年10月31日—12月31日。纸质材料受理时间:9:00—12:00,15:00—17:00。

4.申报受理地点:武汉市江汉区长江日报路28号,武汉市江汉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7楼高新技术科。

5.纸质申报材料须签章齐全并与邮件提交的电子申报材料内容一致。

6.申报联系咨询:

祝桃芳  85626370,QQ:463675015

乐  茜  85626370,QQ:307954286

五、遴选程序

1.项目评审。委托专业机构、行业专家、技术专家等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

2.评审公示。根据评审意见,对拟纳入江汉区5G、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库的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

3.项目合作。公示期结束后,对没有异议和经调查核实没有问题的项目列入江汉区5G、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库,给予重点推广应用,并给予政策支持。

六、扶持方式

1.对纳入江汉区5G、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库并实际落地的项目,经过验收评审通过,按照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最高100万元。

2.对落户江汉区的5G、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开办补贴及三年房租补贴。

3.对落户江汉区的5G、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年度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

4.支持申报5G、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项目的企业单位在江汉区内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等新型研发机构,对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给予一次性的奖励,最高500万元。

5.对落户江汉区的5G、人工智能企业,可获得相关合作银行最高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支持,给予“科创贷”“助保贷”等贷款支持以及贴息支持。同时可对接江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成立人工智能产业、5G产业发展子基金,或参股投资。

6.其他政策扶持。落户江汉区的人工智能企业、5G企业还可获得研发费用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院士工作站、股权投资奖励等其他政策扶持。

武汉市江汉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2019年10月30日


策划:中共江汉区委宣传部 江汉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撰文:刘元聪 乔驰 曹欣怡 朱素芳 林自稳 王荆湘  陈雪

【编辑  胡之皓】

(作者:刘元聪 乔驰 曹欣怡 朱素芳 林自稳 王荆湘 陈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