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杂思】与原始人相去不远

文/ 刘洪波


【作者简介:刘洪波 湖北仙桃人。长江日报评论员,高级记者】

理论框架最深刻地改变人的认识,它能使一个框架下确凿无疑的真理变成另一个框架下彻彻底底的错误。

“天无二日”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不过是地球人所局处的环境,也就是太阳系所看到的事实。但银河系里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无以数计。站在地球上这一片天之下,说“天无二日”,说的是太阳系里只有一个太阳,这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天”指的是宇宙,那么“天无二日”就不是事实。

“天无二日”中的天和日,都有实体所指,天指头顶的苍穹,日是太阳,地球上光明、能量的提供者。但天和日,又都是时间概念。一天又一天,一日又一日,就是时间。我们是从太阳这个发光发热的恒星那里,产生了关于时间的观念。

细加揣摩,一天与一日,有些许不同。说“一天”时,我们想到的是白昼,以看得见的天空为基本图像;说“一日”时,我们更容易想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它以太阳的运动为基本图像。这两种景象由同一原因导致,但注目的焦点不一样。

我们还可以细微辨别词义。一天和一日其实都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指一个白昼从开始到结束,这时,一天和一日就与一夜构成了时间上的分割,表示昼与夜的轮换。另一个意思,指从一个白昼到下一个白昼之间,这里一天和一日就包括了一夜,指的是24小时。当我们说到“一夜”时,指的则往往只是夜晚的开始到结束。这种词义的差别,表明太阳在我们的时间概念中的绝对地位。

羿射九日的神话,对“天无二日”作了有力的注脚。这就是天上应该而且只应该有一个太阳:没有太阳,就会暗无天日,沉入黑暗;有多个太阳,就会天地受到炙烤。这个神话故事后面,隐含着关于秩序、统治与社会运行的观念,也可以说,地球上的天空图像得到观察并转化成了一种社会意识,从而构造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社会观念。

在宇宙尺度上,不是“天无二日”,而是有着千亿个太阳。广阔的空间使得这些光和热仍然显得冷寂。在太阳系,太阳的引力作用也远大于其光和热的力量。在时间上,“一天”和“一日”,对不同行星来说,长短很不相同。地球人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是被地球环境所决定的,可见可感的周边和太阳系是我们一切知识和观念的来源。

不可见不可感的地方,我们就只能想象。想象的基础仍然在于可见可感的环境带给人的知识、观念和逻辑。神话、巫术、宗教,以及科学,都是如此。例如,设想宇宙的秩序,“天圆地方”曾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即使现在我们已经拥有新的科学认知,在日常情景下仍然会沿用天圆地方的概念,我们想象天空如穹庐笼罩四野,大地可划分为方块区格,“地方”一词的使用频度极高。

科学出发于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超越经验,达到本质。我们从感知中产生了常识,但科学一旦进步,“常识”也会得到刷新。我们感知到的可能是本质,但经常并非本质。眼见为实和眼见未必为实,两个说法都有道理。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但实际上是地球自己在转动,这是被“日心说”改写的常识。地球在高速转动,但当我们跳起再落下,会站在原地,并没有落到后面的地方,伽利略说正应该如此,因为我们都在地球这个惯性系里面,地球运动时,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没有特权静止。人与地球同一速度的“动”,这就是人相对于地球的“静”。理论框架变化后,人对世界和事物的看法都为之一新。

截至现在,人对空间的了解已经相当多了,但对时间,我们其实还没有真正可以超越日常经验的认识。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其实还是一种心理的感知。时间是流逝的,这种日常经验一直是人对时间的基本认识,然而,它是真的流逝,还是像太阳西坠那样只是错觉,它为何流逝、怎样流逝,流逝的速度如何,它为何看起来只有一个方向而不是可以往前又可以往后,流逝后的时间是虚无还是到了某个地方,还未到来的时间是不存在还是一直在那里等待入场。这些问题令人困惑。

时间经常被用来衡量运动,时间本身是否运动?如果时间也是运动的,事物也是运动的。那么我们怎样相信时间这个衡量标准的客观性。一列高铁现在在武汉,一个半小时后将会在长沙,再过两个半小时它会到达广州。这是用时间衡量列车的运动。如果时间也是运动的,那么它又相对于什么在运动呢?如果说时间的运动是自身在运动而不必相对于什么,我们又怎么判断它到底运动了没有?

把时间与空间分开来理解,我们会遇到上面这些问题。如果如时空理论那样把时间与空间“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理解,任一事物都是在时空场中占有一个位置,时间就不过是一个个与空间结合在一起的片断,一段时间只是一些片断的总和,那么时间就无所谓绵延和流逝。既然如此,那就不是我们理解的延续不绝的那个特殊的一维,而是跟空间结合在一起、像空间一样的一个点位。由此一来,时间还是否有必要呢?

空间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古往今来,人类已经经历了多次与空间相关的革命性改变,但关于时间,则一直处在与心理过程难以分开的感受和体验中。从显微镜到望远镜,我们直接看到的空间已足够丰富,从数学、力学到宇宙学,关于空间的理论已十分丰富。而时间,我们所能直接感受和体验的长度,永远只是几十上百年,这很有限。我们也从来看不到时间,只能够看到时间在空间上留下痕迹。虽然我们一直在用时间、测量时间,但严格地说,我们并不知道时间空间是什么,没有发展出关于时间本身的理论,更不要说时间理论框架的改变。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可以说还是很原始的,跟原始人没有很大差别。

【编辑:叶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