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科院创新科技扶贫5大模式:5年带动2万余人脱贫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刘峥 通讯员杨文)近日,湖北省农科院举行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座谈会,介绍了《湖北省农科院科技精准扶贫纲要(2015-2019年)》(简称《纲要》)实施效果评估情况。据悉,近5年来,省农科院探索凝练出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5大典型模式,辐射带动21953人脱贫,获得了全国科技扶贫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省农科院专家(右一)在柑橘基地开展农技指导

2015年底,湖北省农科院主动作为,制定了《纲要》,重点建设13个科技扶贫产业基地,实施130个科技扶贫项目,通过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在《纲要》实施完成之际,来自湖北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咨询机构,省直相关厅局和部属高校等权威部门的9位专家对《纲要》实施效果评估报告进行了评审,获得一致通过。

座谈会上,省农科院副院长邵华斌介绍,在长期的科技扶贫工作中,省农科院科技人员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绿色式”、“示范式”、“定制式”、“领头羊”、“协奏曲”等五大典型模式,为科技支撑精准扶贫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助力产业升级的“绿色式”扶贫法,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产业升级为重点,加大合作市场经营主体在生产中的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等绿色成果、技术应用推广,提升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带动贫困户持续受益。

平台基地引领的“示范式”扶贫法,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择优扶植、培育一批特色示范基地或平台,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路径。

专家蹲点跟进的“定制式”扶贫法,是通过科技人员长期驻扎在贫困地区某企业或某部门,持续跟进,为其提供全方位、持续性、定制化农业科技解决方案的方式,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助力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扶贫法,是围绕贫困地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品,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科技成果应用和适度集中相结合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齐抓共管的“协奏曲”扶贫法,是通过多部门、多主体、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扶贫力量和资源,协同帮扶,夯实扶贫组织基础、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据统计,自2015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省农科院、省创新中心、省创新联盟共派出了131支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团队,888人次专家参与精准扶贫,实施科技精准扶贫项目316项,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709项,对接新型经营主体407家,扶持带动品牌建设136个。服务贫困户6480户、贫困人口1.6621万人,辐射带动2.1953万人脱贫。

【编辑:蔡梦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