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湿地成野外环保科普课堂,近百志愿者天兴洲上护长江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2日讯 “原来这种植物叫作‘蓼’,这次终于认识了,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田或者湿地。”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一学生杨晓婷蹲在地上,用手机扫描各种植物,并认真做记录。2日上午,天兴洲上一场由环保组织、高校大学生、环保业界和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的志愿行动,志愿者们在此进行植物调查和捡拾垃圾。

志愿者在识别天兴洲植物类型 通讯员供图

“天兴洲作为长江武汉段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一块重要而特殊的湿地”,中科院水生所水环境工程中心徐栋博士现场为志愿者们上了一堂科普课。徐栋说道:“洲的存在使得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不仅有鱼、水生生物,而且为两栖类提供了岸上的栖息场所。”

 徐栋博士在现场进行环保科普 

据悉,2021年,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首次在中国武汉举办,武汉也正在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对于与湿地直接或间接联通的长江而言,也十分重要,这其中天兴洲生态保护工作分量很重。

现场,近百名志愿者们身披印有武汉众多湖泊湿地点位的志愿者服装,手持垃圾袋、记录本,在沙滩上认真工作。不少志愿者表示,原本以为这里的生物种类很单一,经过调查发现这里植物类型很多。

志愿者在天兴洲捡拾垃圾 通讯员供图

本次活动持续一上午,志愿者们最后共收集了几十公斤的垃圾,并对附近区域的植物类型做了简单分类统计。在这个志愿者队伍中,还有几位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公司的环保工程师,他们带领同学们对长江水进行了水质监测。

志愿者现场测长江水质 通讯员供图

“把江湖水体放在心头”,本次活动组织者、武汉“绿色江城”环保组织负责人柯志强解释了志愿服装胸前图案的寓意,“无论是湿地保护、长江保护,我们这些志愿者们和社会各行各业都一直在行动,大家一起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环保、美丽的武汉”。

当天气温适宜,不少市民在天兴洲上安营扎寨、野炊游玩,大家纷纷对本次志愿者活动表示支持,并表示离开时不会把一片垃圾留在洲上。(见习记者汤光磊 通讯员王西坤 王茜)

【编辑:刘思】

(作者:汤光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