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绝壁上凿出“生命渠”,他们在武汉用非遗剧种演绎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20日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汪韵)“为了水,我愿拿命来换”——19日晚,黔剧《天渠》作为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的参演剧目之一在武汉剧院上演,剧中主角原型、“时代楷模”黄大发,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江城观众。

《天渠》演出现场 记者许魏巍 摄

该剧以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崇山峻岭包围着的贵州团结村,几十年缺水困扰着乡亲,村支书黄大发为了改变现状,改变全村的命运,决心引水挖渠,但却遭到几乎全村人的反对,20世纪60年代修渠失败的历史烙印使百姓对重新修渠失去了信心。但黄大发没有放弃,他经历艰难困苦,带领乡亲们重向悬崖发起挑战,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

《天渠》演出现场 记者许魏巍 摄

“这个人物不好演”,贵州黔剧院院长、黄大发扮演者朱宏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又有一个基层党支书的气质和魄力,演员要准确地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有难度”。为了传达出人物的神韵,朱宏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表演,比如女儿生病无钱医治时,他在门外的徘徊让人感到一位父亲的内心煎熬;而开山修渠造成乡民受伤时,他又着力展现出一位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们想塑造的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形象,而是通过原汁原味的场景、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纯朴可信的人物”。

《天渠》演出现场 记者许魏巍 摄

如何用传统戏曲讲现代故事?朱宏介绍,该剧在台词上尽量接近生活、口语化,核心唱段上则运用了传统身段的表演,如展现上崖修渠的困难时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等戏曲表现手法。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让现代观众易于接受。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黔剧是贵州的代表剧种,清末年间由“文琴”发展演变而来,语言朴质亲切,音乐唱腔清丽宛转,优美动听。黔剧使用以贵阳话和黔西话为基础的贵州官话,武汉观众听来并不算难懂。

据悉,黔剧《天渠》曾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奖,荣获文华奖提名奖。

【编辑:付豪】

(作者:冯爱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