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武汉评出9个历史文化名村,黄陂占了7个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6日讯(记者王晶) 4日,武汉市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结果揭晓,全市9个村湾被授予“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其中黄陂占7个,新洲有2个。

高顶村文滋湾

据了解,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由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主办。评选期间,邀请了国内历史文化名村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团,现场踏勘,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各参选村湾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评议。

这9个村湾各有特色,既有风貌别致的荆楚建筑,也有红色岁月的革命痕迹,还有宗族文化的历史底蕴,称得上风格迥异、内涵丰富。比如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红十月村的汪西湾,先祖于明洪武二年由江西迁徙而来,至清嘉庆末道光初,汪西湾形成小集市,有铺、店、坊、堂、行30多家,之后不少村民从商,把山货行、纸作坊、小百货生意做到了汉口。同治年间,汪西湾兴起了建房热,拆土坯房、建线石青砖房的村民达六七十家。汪西湾现存一定规模的清代民居群落,前临水塘,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砖木结构。

王家河罗岗村

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罗家岗村的罗家岗湾,村内集中分布着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为罗氏宗族聚居地,其建筑风格与大余湾如出一辙,“一门五户”的聚居模式在布局上极具特色。黄陂区翁杨冲起源于明朝洪武二年。它的空间形态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寓意“福来翁杨,如意吉祥”。一条贯穿南北的翁杨石街将整个村落串连起来。

近年来,黄陂区注重生态与文化旅游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不遗余力,木兰花乡等成为“三乡工程”省市样板,在全国推广。仅去年,木兰水镇、大余湾、锦里沟等一批特色小镇列入武汉市首批生态(特色)小镇创建名录。木兰乡获评全国文明乡镇,武湖街、木兰乡刘咀村蝉联全国文明村镇光荣称号。在此基础上,黄陂更是抓住一批村镇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历史文化名村”,形成区域特色。

王家河街道章华村翁杨冲

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评选“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对于保护我市镇村历史文化遗存,继承和发扬名镇名村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一批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1、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红十月村汪西湾;

2、黄陂区罗汉寺街道邱皮村;

3、黄陂区王家河街道高顶村文兹湾;

4、黄陂区长轩岭街道短岭村张家湾;

5、黄陂区长轩岭街道赵畈村谢家院子;

6、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罗家岗村罗家岗湾;

7、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章华村翁杨冲。

8、新洲区凤凰镇陈田村;

9、新洲区凤凰镇石骨山村。


【编辑 肖月】

(作者:记者王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