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日讯(记者杨佳峰)北大文化和荆楚文化有何联系?二者的共同点是什么?12月1日,在光谷举行的2019北京大学全球校友论坛圆桌对话上,“北大与荆楚文化”议题引人关注,对话者认为北大文化和荆楚文化有很多共同点,如敢为人先、实干精神等。
85级北大校友杨三文认为,实干精神是荆楚文化的组成部分。当年的楚国先民,就是穿着破衣,拉着柴车,开垦了山坡林地,创建了楚国,创立了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诞生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词句。而楚国的代表人物屈原更是一个实干家的代表。实干精神也是北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北大学子很多扎根基层,从不缺乏实干精神。
北大与荆楚文化议题引人关注 记者高勇 摄
“自己在北大念了4年书,此外就没有离开过湖北。”86级北大校友张方胜认为,北大和荆楚文化都具有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气质。他举例,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成果之一,而1912年黄陂人陈宣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武昌中华大学。在党的一大之前,北京和武汉都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其中就有来自北京大学和武昌中华大学的学生。
“武汉大学是中国最像北京大学的学校。”在武汉大学任教师的北大校友郭宇铮认为,自己之所以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来武大工作,因为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来了之后才发现,在武大工作的北大校友有200多人,成为湖北北大校友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长江国际金融投资(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刘萌总结时表示,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就是北京大学教授,来武大任职时带来了一批北大校友;王世杰也是湖北人,在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也有不少湖北人身影,如国学大师汤一介等,更不用说武汉大学数百的北大校友。这次首届北京大学全球校友大会落户光谷开创了北京大学与湖北武汉的合作序幕,也是北大与荆楚文化的交汇,北大与湖北的合作二者加在一起定会是核聚变,带来二者光明的合作前景。
【编辑:张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