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孕妈走失流落街头生下女儿,救助站这个举动够暖心!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7日讯 6日,新洲区旧街街刘家畈村,71岁的李祝华老人格外激动,时隔8个多月,她终于见到自己走失大半年的女儿杜江荣,让她惊喜的是,走失时怀孕的女儿带回一个两个月大的小外孙女。

6日早晨,在新洲刘家畈村村委会,救助站女员工曾子菁(中)和护士杨东玉(右)正在帮助杜江荣(左)给小孩喂奶 通讯员王东升 供图

当日上午,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救助站工作人员连夜驱车1400公里,将母女俩送回武汉新洲。“过年终于可以团聚了,感谢你们的大力救助。”李祝华拉着三台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流下感激的泪水。


流浪女子街头产下一女婴


2017年12月5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郊区绵三路加气站对面的小山坡上,一女子怀抱婴儿,神情恍惚地坐在原地,当地热心居民上前询问,该女子只说出自己的名字叫“陆美”,再也说不出其他信息了。好心市民只好报警求助,当日上午,当地警方接警后,将其送至三台县救助站。

三台县救助站站长李建新介绍,女子被送来的时候,身体很虚弱,神志也不是很清楚,背着一个背包,小婴儿就装在包里。工作人员在其包里发现一份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情证明,姓名栏写着“陆美”,救助站联系院方得知,该女子于2017年11月26日在成都街头一快餐厅外产下一女婴,当地市民发现后,将其送到医院就诊,没想到她入院一天就抱着女婴逃离了医院。直到12月5日,她才在三台县被当地居民发现。

随后,工作人员在其背包内的小塑料袋里意外翻出一张临时身份证,这才得知“陆美”的真实姓名原来叫杜江荣,身份信息显示,杜江荣1980年出生,住址为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刘家畈村。


救助站给她开小灶补充营养



“当时母女俩的健康状况都让人揪心,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孩子看起来很瘦、很虚弱。”李建新回忆,女婴就被放在背包里,既没有休息好,也没有吃好。

考虑到杜女士刚生产不久,救助站工作人员特意给她开了小灶,单独安排伙食为其补充营养,并帮忙照料她的小宝宝。由于杜江荣的身体状况不太乐观,救助站多方联系,12月10日,她被送往三台县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患有精神疾病,医院对其采取了对症治疗。而其女婴则被送往绵阳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其间,杜江荣接受治疗和女婴被寄养产生的1.5万多元费用,全部由当地救助站承担。

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杜江荣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观,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也能够照看孩子了。在绵阳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下,小宝宝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没什么疾病。“孩子长得很机灵,两只眼睛大大的,很可爱。”三台县救助站工作人员说。病情好转后,杜江荣就像正常人一样,非常爱自己的孩子。

不过,对于自己是如何从武汉辗转到了成都,后来又流浪到三台县,她早已记不清。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她向救助站工作人员提出,很想回家过大年,与亲人团聚。


驱车1400公里专车护送母女回汉




今年1月29日,三台县救助站辗转与新洲区救助站取得联系,新洲区救助站站长漆建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杜江荣所在的旧街街刘家畈村,告诉其家人女儿被找到的好消息。这也是时隔8个多月,杜家得知女儿的下落。

2月5日,三台县救助站决定将母女俩送回武汉。考虑到母女俩情况特殊,让她乘车带着孩子回家难度和风险太大。因此,三台县救助站最终选择安排专车护送母女俩回汉,并请来三台县第三人民医院护士杨东玉全程护理。

5日中午12点半,救助站司机姜维强驾车带着李建新和工作人员还有护士一起出发,护送杜江荣母女回家。一路上,想到马上就要回家,杜江荣格外高兴。救助站女员工曾子菁全程悉心护理女婴,每2小时就给小宝宝换一次尿不湿,喂一次奶,李建新和司机则轮换驾驶,日夜兼程,奔袭1400公里,于6日早晨5点半将母女安全送达家门口。

6日上午临分别时,护士杨东玉反复叮嘱杜江荣,要按时服药、定期检查,照顾好孩子。她拉着杨东玉的手,一边抹泪,一边哽咽着点头答应。

杜江荣的姐姐杜锦容介绍,妹妹二十多岁时被医院确诊为患有精神疾病,平时坚持服药病情稳定。2017年1月份,她嫁到离村不远的一户人家,怀孕之后,为了腹中宝宝的健康,自己就中断了服药,因此,精神出现异常。去年5月底端午节前后,妹妹突然走失,从此杳无音信。家人、亲友多方寻找也没有结果。

“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母亲李祝华激动地说,每次想到女儿可能会挨饿受冻,自己就抱头痛哭。让她没想到的是,过了大半年,四川绵阳、湖北武汉两地救助站的负责人亲自把女儿、小外孙女送回家,还给女儿赠送药品,购买了水果、奶粉等,全家非常感谢帮助他们团聚的恩人。

(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王东升 江庆杰)


【编辑 肖月】

(作者: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王东升 江庆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