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媒体 “失语”新疆反恐纪录片说开去

肖畅 专栏

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先后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英文纪录片,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但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提问在座的外国记者“有谁看过”,现场几十名外国记者无人举手。据透露,除了英国路透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每日电讯报》做过简短的报道外,《纽约时报》、美联社、法新社等欧美主流媒体均“失语”。

西方媒体一直关注中国新疆问题,但面对这两部用事实说话,澄清真相、以正视听的纪录片时,则大多选择了视而不见。对这一现象,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理直气壮“怼”,收获了广泛赞誉。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对中国始终存在误解和偏见,对中国的发展和努力经常横加指责、妄加评判。目前中国已解决了“挨打”“挨饿”问题,但在国际舆论场上还面临“挨骂”问题,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

解决“挨骂”问题,就要有中国话语权,这是一个关键。本质上,中国之所以“挨骂”,是因为中国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道路”,“挨骂”的背后,是道路之争、制度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我们要解决“挨骂”问题,同时也要看到“挨骂”是一个大国崛起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解决“挨骂”,我们首先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主动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人心态开放,真实的中国经得起观察,中国有邀请外国记者参观采访的传统。当年中国共产党干革命, 在延安广袤的沟梁间邀请外国记者前来大规模集中采访,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报道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汶川地震后不久,中国政府主动邀请了一些外国记者前往灾区采访。此外,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杭州G20等国际盛会的举办,都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快速发展、真诚友好的当代中国。

面对“挨骂”,特别是面对外部舆论刻意的抹黑打压,还要敢于和善于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有时候,话语权是要靠争取,甚至斗争来的。面对抹黑打压不还嘴,并不可取。相反,理直气壮进行话语权斗争,无损于中国自古推崇的君子形象。也就是说,在热点事件、热点议题中,面对国际舆论场上的错误言论、不实之词要正面交锋,理直气壮地争取舆论主动权、话语权,占据道义制高点。事实颠扑不破,公道自在人心。

解决“挨骂”问题,根本上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无论是“挨打”“挨饿”,还是“挨骂”,本质上都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通过独立自主的发展,先后解决了“挨打”“挨饿”问题,也要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挨骂”问题。有人可能会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有目共睹,为什么还“挨骂”?一个国家的国力强了,话语权的提升却存在“滞后效应”,这很正常。看清了这一点,就不会因为“挨骂”而陷入自我怀疑。保持定力,坚定自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外部巨大冲击的根本之策,也是我们在国际舆论场赢得主动的坚实底气。

【编辑 邢帆】

(作者:肖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