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音乐之乡和豌豆

蔡天新 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诗人、随笔和游记作家。近作有《26城记》《日内瓦湖》《数学传奇》《数学简史》《数学的故事》《带着数字和玫瑰旅行》。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在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中,德语国家的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是,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却是出生在奥地利或是在维也纳成名的,属于前者的包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布鲁克纳、马勒、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属于后者的有: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倘若注意到奥地利的人口不到德国的十分之一,这一点更是让人惊奇。

在音乐风格上,奥地利作曲家比之德国作曲家,正如他们所使用的德语一样,更为轻柔、悦耳。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天才人物的涌现,才使得维也纳自十八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的音乐中心。在蓝色的多瑙河流经的众多国家和城市中,奥地利和维也纳无疑受益最多。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名声显赫的圆舞曲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每每被排斥在音乐史之外。老约翰生前虽然被许多人所崇拜,并被音乐界誉为“奥地利的拿破仑”,可是却一直反对儿子学习音乐。小约翰起初在一家银行做职员,后来偷偷地学拉小提琴,并在一家餐厅秘密地开始了指挥生涯。

当约翰的父亲英年早逝以后,他随即将自己和父亲的乐队合并,并着手策划欧洲的巡回演出。小约翰写出《蓝色的多瑙河》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这首圆舞曲不仅使多瑙河扬名世界,同时也作为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曲调之一为后世所铭记。

或许是一种巧合,《蓝色的多瑙河》问世那年(1867),欧洲诞生了二元制君主政体的奥匈帝国。这个奇特的王朝维系了半个多世纪,我们不能不赞叹两国政客和民众的宽容和大度。

再往前,回望数百年间哈布斯堡家族对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强有力统治,他们对宗教改革的残酷镇压并不得人心,可是,正是在这个时期,包括奥地利在内的上述三个民族在音乐方面的贡献超过了德意志民族。

1865年,正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仍在从事进化论的后期研究,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在西里西亚一座修道院的花园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豌豆杂交试验,他选取有着明显对立性状的豌豆(植株的高矮、花色的有无、荚果的形状等),观察其后代的性状特征。其结果是把生物的特性简化为原子式的单元,而这些单元的出现或组合又为数学概率所支配。

孟德尔以修道院院长终其一生,他的发现在湮没无闻四十年以后发展成为现代遗传学,被誉为孟德尔主义,其中一项成果是所谓染色体的对数,这个数对应于苍蝇是4,豌豆是7,小麦是8,老鼠是20,人是24。今天,在转基因的年代里,人们依然记得孟德尔的一条定律:基因作为独立的单位代代相传。孟德尔的理论不仅对遗传学,而且对整个生物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此外,奥地利在其他许多领域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即使在多灾多难的二十世纪, 也涌现了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诗人里尔克、小说家卡夫卡、作曲家勋伯格、艺术家科科什卡、数学家哥德尔、物理学家薛定谔、生态学家洛仑兹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先后移居他乡,这与音乐家留恋维也纳的情况截然相反。

“天堂乃是没有书籍的地方”,这竟然是伟大的卡夫卡留给我们的忠告,他的作品与笼罩整个二十世纪的迷惘氛围相吻合,因此受到批评家和读者的青睐,卡夫卡在遗嘱里要求友人将其所有未发表的作品焚毁,而他却是上述诸位天才中惟一选择在维也纳辞世的。

【编辑:吴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