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会场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5日讯 (记者张奔设 通讯员刘龙腾)“从今年开始,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单列十件实事。”12月25日,记者从江夏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获悉,今后江夏区政府当年要办的实事,分列到政府各部门工作中,强化常态化办理机制。
江夏区政府负责人表示,一段时期以来,每年提出为民办理“十件实事”,收到积极成效。考虑到“十件实事”的局限性和人民需求的广泛性,今后将不再单列“十件实事”,把政府当年要办的实事,分列到政府各部门工作中,强化常态化办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办理力度,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把实事办得更多更好、办得让全区人民更满意!
江夏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将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实现再就业18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8家、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服务点)12个,启动2-3处托幼机构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速建设花山小学、汤逊湖中学等11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保利军运城二期幼儿园等新改扩建项目,缓解“大班额”、就近入学难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教育和文化问题,这让政协委员、创学魔方众创空间总经理向悦十分高兴,作为一个在江夏从事文化创业的新江夏人,她特别关注江夏的文化教育事业。在过去的两年中,向悦清晰地感受到,江夏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特别是军运会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幅提升。
据悉,江夏区将通过媒体,让百姓了解市政府今年要办的民生实事,民众可以通过区长热线、网上群众工作部等渠道反映诉求,江夏区将定期向社会公布民生实事有关进展情况。
【见习编辑 琚珺珂】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