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过我家乡,“幸福的地方”如今实至名归

一堂思政课,开到了祖国大地上。

今年春节前,中南民族大学10余名学生回到各自家乡,回访习近平总书记10年来春节前夕看望慰问过的人民群众。

节后至今,利用各种时机,这些大学生又陆续重返了家乡,重访了乡亲,聆听乡亲们的脱贫故事,了解乡村振兴经验,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见证了家乡这10年来的巨变。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他们,听他们讲述如何以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中国的大地、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时代的脉搏。

吃水不忘总书记

“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后,我真正感受到布楞沟村短短几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10月13日下午,“总书记来过我家乡——我看家乡十年发展变化”活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东乡族学生马蕊现场分享她春节期间返乡探访布楞沟村的见闻。

马蕊现场分享她春节期间返乡探访布楞沟村的见闻。记者何晓刚 摄

位于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的布楞沟,在东乡族语中是“悬崖边”的意思。布楞沟村是个盼下雨又怕下雨的地方,不下雨——旱,一下雨——屋里和屋外一样泥泞。村里家家都备着好几个特制大木桶,祖祖辈辈要么赶着毛驴到十几里外的河里用木桶挑水,要么从自家门口水窖里用木桶取水。

2013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看望了马麦志一家。那时马麦志一家还住在土坯房子里,客人来了只能坐在土炕上,屋里没什么家具,几个特制的水桶格外显眼。

今年春节期间,马蕊探访布楞沟村。“走进马麦志大叔家的大门,迎面就看到了自来水管旁石碑上的两行字: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吃水的问题解决了,马麦志还成了村里的水管员,管理和维修村子里的自来水管。如今的布楞沟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过去的木水桶闲置下来,成了村史馆的陈列品。

2015年10月,布楞沟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全村人搬进了山脚下政府集中建设的新农村,清一色的小平层砖瓦房整整齐齐,马麦志一家也住进了新房。

实地探访布楞沟村,马蕊亲眼看到,过去的泥巴路变成了笔直的柏油路,荒芜的大山被绿色的植被覆盖,无人问津的荒郊野岭开始发展旅游业……马蕊讲述着这一切,不禁哽咽起来,双眼噙泪。

“如今的布楞沟村路宽、水清、日子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总书记当年的嘱托变为了现实。”马蕊感叹。

总书记再来就不用弯腰进屋了

今年春节期间,中南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勒吾五呷回到家乡大凉山,探访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一家。10月13日下午,勒吾五呷在中南民大,现场讲述了她的探访经历。

探访的时节正赶上春节临近。在吉好也求100平方米的新房,勒吾五呷看到门上贴着鲜红的“福”字,腊肉挂满房梁,家具齐全,孩子都有独立的房间,墙上挂着总书记来看望时的合影,照片下贴着一张张奖状,那是孩子们在学校获得的各项荣誉。

2018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大凉山时,吉好也求一家住在旧房子里,由于房门太低,习近平总书记只好低着头弯着腰走进屋。现在,新房子门框变高了,宽敞又明亮。吉好也求向勒吾五呷谈及这一切,盼望着习近平总书记能再来他家看看。

原来的吉好也求家。

勒吾五呷目之所见,三河村的一切都今非昔比。过去,各家土坯房分散在大山各个角落,没有厨房、卫生间,人畜混居。如今的三河村整体搬迁,层层叠叠的砖瓦房聚居成一个崭新的村落,每家每户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齐备,功能齐全,政府统一配置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如今的吉好也求家。

吉好也求家的5个孩子,大女儿今年读高中,大儿子在昭觉读书,二女儿、小女儿和小儿子在西昌市一所学校里读书,成绩都不错。

“我也是大凉山的孩子,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大凉山的教育有了大幅改善。”勒吾五呷说,过去大凉山贫穷,不重视教育,很多小孩尤其是女孩子读完小学就辍学了。而现在,村里的小孩都可以上幼儿园了,大学生也不再是“稀罕物”。

大凉山的交通也有了大变样,以前是“出门靠走路,过河靠溜索”,2022年复兴号动车组开进了大凉山,勒吾五呷坐着动车就可以去武汉上学。

乡村旅游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每天都有很多来司莫拉参观的游客,他们穿梭在村寨里,体验着佤族民族文化特色的祈福木鼓,观看和认识司莫拉的发展历程。几位来自山东的阿姨说,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特别好,情不自禁唱起歌跳起了舞……”今年暑假,中南民大2020级学生寸稷再次探访司莫拉佤族村,在日记里写下了每天的见闻和感受。

大学生寸稷分享再次探访司莫拉佤族村的感受。记者何晓刚 摄

司莫拉佤族村是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的一个村寨。寸稷曾于2014年去过一次司莫拉佤族村,他记得,当时的司莫拉佤族村还很荒凉,乡道曲折狭窄,杂草丛生。

以前的司莫拉佤族村。

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佤族村寨,看望了村民李发顺一家。习近平总书记在李发顺家看得很仔细,问得很仔细,看了房间的冰箱电视,看了厨房锅里的饭菜,还看了他家的猪圈。回到客厅,李发顺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家一起做大米粑粑。

今年春节期间以及暑假期间,寸稷又先后两次探访司莫拉佤族村,与村民李发顺同吃同住了几天,亲身感受到这里的变化。

如今的司莫拉佤族村。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一下子带“火”了司莫拉佤族村,游客比以前更多了。李发顺的家庭餐馆生意也很好,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游客采购他制作的大米粑粑。李发顺的儿子即将从部队退役,已选择好了心仪的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女儿也于去年考上了研究生,一家人都在向往着越来越好的生活。

司莫拉佤族村的整体面貌也大幅改善。寸稷探访的这几天里时常到村子里散步,他看到道路干净整洁,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村里建设了阅览室,让大家在闲暇之余读书看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在佤语中,‘司莫拉’意为‘幸福的地方’。记忆里,2014年那个荒凉的司莫拉佤族村已经大变样。如今,‘幸福的地方’实至名归。”寸稷在日记里写道。

激光雕刻让传统竹艺走出大山

“绕着曲折的环山公路一路向上,真是十足的山路十八弯,让我晕头转向,无法想象当初生活在山区的村民需要忍受交通不便所带来的苦。”从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区出发,乘车前往茅坪乡神山村,今年暑假,中南民大教育学院2019级学生陈小婕再次探访了这个小山村。

以前神山村村民都是先挑着山货去集市上卖,再拿卖货的钱去买生活必需品,最近的集市大拢都得步行13公里,天蒙蒙亮就得出发,天擦黑都未必赶得回。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神山村。在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家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家人立足本地资源、依靠竹木加工增收脱贫的做法给予肯定,祝他们生产的竹筒畅销。村里家家都忙着准备年货,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都向乡亲们问好,看到一家正在打糍粑,他饶有兴致参与打了起来。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村落发生了巨变。神山村成了当地的热门旅游景点,左秀发家也热闹起来。

神山村。

一进村,陈小婕远远就看到一幢幢黑瓦白墙、斜顶红边的小楼,村里房屋沿着小溪依次而建,都是由政府统一出资建成的。如今村里每家每户门口都摆着售卖的旅游产品,有自产自销的神山茶、甜津津的神山黄桃,还有一些竹制工艺品等等。

村口规整的停车场停放着数十辆旅游大巴车,陈小婕随着游客走进左秀发老人的房屋,左秀发老人正在为游客介绍:“这些手串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是山上的木头,很好的,大家可以看看。”陈小婕看到左秀发老人大大方方地向游客展示激光雕刻,原来随着科技发展,神山村也引入了激光雕刻技术,生产效率提高了。左秀发老人说,习近平总书记来神山村,给隐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子带来发展契机,他们也借机将井冈翠竹推广了出去。

2016年3月,神山村以“龙头企业+品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龙头企业,率先成立了第一个产业合作社——井冈红神山村绿韵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21户贫困户全部登记入社,形成了“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工作”的局面。2016年之前,神山村人均年收入最多只有3000元,如今已达3万元。现在村里很多人家还买上了汽车。

在日记里,陈小婕写道:“看着这个小村子现在欣欣向荣的模样,不禁感叹它的变化之大。”

光伏电站成了“铁杆庄稼”

“姐,家里一切都还好吗?”10月14日,正在英国当交换生的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霍玮琪,与张北县德胜村的徐亚茹连线,问候家乡近况。

“都挺好的,你看这些智能化建筑,上次你来还没有呢!”徐亚茹是德胜村宣传干部,她告诉霍玮琪,德胜村新建了一排排极具科技感的太阳能建筑,让村庄显得很现代。今年8月,为期7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德胜村举行,来自全球29所高校的代表队前来参赛,建造了很多新能源住宅样本。大赛结束后,这些建筑也永久保留在德胜村,为坝上高寒开展太阳能体系化应用提供了新样本。

霍玮琪镜头下的德胜村。

张北县德胜村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年1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进入小二台镇德胜村,走进困难群众徐海成家看望。而徐亚茹正是徐海成的小女儿。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时,她还在外地求学,2020年她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今年1月27日,霍玮琪来访过她们家。

当年,德胜村413户中就有212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种点土豆、山药之类的,也没有水浇地”。

2017年德胜村原貌。德胜村村委会供图

“我们村早已不是当年的贫困村了,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我家还是土砖平房,如今已变成上下两层150平方米的新民居。尤其是在成为冬奥会重要的赛区后,村里日新月异,现代化了。”

德胜村今貌。

2017年开春,德胜村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起 280个微型薯大棚,建起马铃薯育种产业链条,让一粒粒土豆种子成为大家眼中的“金豆豆”。不仅是种土豆,德胜村还建起两座村级光伏电站,有了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2018年底,德胜村整体脱贫出列。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00元。

“日子越过越好了,我们家搬进上下两层150平方米的新民居。”徐亚茹说,这几年,家里靠着承包大棚,一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还购置了拖拉机和7座商务车。毕业后,她也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

“我对家乡有感情,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和手中的笔,发现家乡之美,描绘家乡之美,把我们张北的故事传得更广、更远。”她说。

生活像黄粑一样甜

“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幸福甜美。”10月15日,大学生记者赵栩栩联系42岁的赵玉学时,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

作为赵玉学同县的老乡,赵栩栩曾在今年1月坐两小时大巴来到赵玉学家,看到赵玉学家住在150平方米的房子中,水电都通了。赵玉学告诉他,“原来我家是木房,破烂不堪。现在我不花一分钱,住在政府帮我建的房子里,还开办农家乐。”赵玉学说,自己是2017年4月30日迁到新居的。

赵玉学家的旧房和新房。

赵玉学、杨鹏英夫妇,贵州省黔西县化屋村村民。2021年2月3日下午,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生活居住环境,同赵玉学一家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并聊起家常。

在赵玉学家客厅,赵栩栩看到了挂在墙上的3张照片。一张照片中,习近平总书记坐在客厅沙发上,一边和赵玉学一家制作黄粑,一边聊家常。另外两张照片,则是赵玉学原来住的老房子和现在新房子的对比。“这两张照片是我们一家,也是我们化屋村告别贫困、开启新生活的见证。”赵玉学说。

黄粑是当地传统节日食品。赵玉学说,现在自己不出去打工,在家做黄粑,软软的黄粑受到游客欢迎。他也有了品牌意识,给自己做的黄粑注册了“赵玉学”商标,“我买了真空包装机,采用真空包装,保质期延长”。赵玉学还告诉赵栩栩,3个孩子都在上学,“17岁的大儿子在贵州贵阳读职校,14 岁的二女儿在上初三,12 岁的小女儿在上小学六年级。希望他们都能走出大山,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村里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初衷,主打乡村生态旅游,以此带动黄粑、苗绣等特色产业,奋力实现乡村振兴。过去停泊在化屋码头的渔船,如今变成了旅游观光的游船。曾经靠打鱼为生的渔民,如今收起渔网发展起了旅游业。赵栩栩说,乌江水越来越清,小村庄越来越热闹。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汪洋 陈晓彤 胡义华  通讯员 梁潇潇 邓俊熙 方明 蓝永丽 策划统筹 刘安娣 翟晓林 余坦坦 海报策划丨陈昌  设计丨王语哲)

【编辑:张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