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鼻联合突破手术禁区,鼻内镜“智”取眼眶肿瘤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8日讯(记者黎清 通讯员胡弘)眼睛里长出一个鹌鹑蛋大小的肿物,随时有失明可能。近日,湖北麻城王女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成功接受“鼻内镜下眼眶肿瘤摘除术”,经由鼻腔这个人体天然通道,一举摘除眼内直径约2.5厘米眼眶肿瘤。术后王女士视力和眼球运动无损伤,成功解除失明风险。

王女士近几个月感觉眼睛发胀,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眼眶内有一个鹌鹑蛋大的肿物。医生建议她赶紧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医院就诊治疗。

“这个眼眶肿瘤的位置非常刁钻。”接诊的孔勇刚副教授告诉王女士,人的眼球后面有一根神经一直延伸到大脑,这根神经通往大脑的最狭窄的一段就是眶尖视神经管,肿瘤就长在这里,手术难度和风险都非常大。

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物不仅把眶尖内的空间全部占满,且将眼眶与鼻子中间的骨头都挤歪了。如果不及时取出肿瘤,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障碍等肿瘤压迫症状。考虑到肿瘤在眼球的后方靠近鼻窦,孔勇刚表示,可以发挥眼耳鼻喉医院专家团队强强联合的优势尝试“智”取:“借道”鼻道和鼻窦,实施“跨界”鼻内镜来完成眼科手术。

专家介绍,眼眶肿瘤的整体发病率在万分之三左右,绝大部分都在眼球后方或附近,长在眶尖这么刁钻复杂的位置上的肿瘤很少,体积这么大的更是罕见。以往需要开颅或者打开眼眶才能取出此类肿瘤,但这种手术方式容易导致视力丧失,且创伤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高。

孔勇刚联合鼻腔鼻窦肿瘤综合诊疗中心专家及眼Ⅳ科武犁教授团队,组织MDT讨论会,决定通过鼻内窥镜从鼻腔内摘除眼眶肿瘤。

手术中。

“眼睛和鼻子并不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有些眼病治疗需要走鼻路通道,有些鼻腔内治疗又需要特别顾及眼睛。”该院副院长、眼耳鼻喉医院负责人肖璇介绍,从解剖结构上看,眼睛和鼻子是一种邻居关系,但它们中间不是隔一堵墙,而只隔着一层“薄纱帘”。

近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频繁合作,率先开展鼻内镜辅助眼鼻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5年来已成功开展逾千台眼鼻“跨界”手术。今年该院融合创新成立眼耳鼻喉医院这一“院中院”后,两大同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王牌学科,在专业技术、学科实力、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深度交融。

肖璇介绍,跨学科设立的眼耳鼻喉医院打破以往壁垒,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最大化整合利用“王牌+王牌”的医疗资源,实现了学科“内外兼修”“强强联合”。眼科医生与耳鼻喉科专家团队优势互补,让类似王女士这样的疑难重症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精准、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