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这个高山之巅的怒族村寨老姆登,10多户农家乐办的这么红火,而且还有模有样。
虽然在网络上我已经了解了这里一些客栈的情况,但在眼前这么多的挂牌客栈中,能不能找一家网络上还不曾露面的客栈呢?或许会有一些新的体验甚至惊喜?在路口一块“达比亚客栈”的指路牌的指引下,我来到了这个“达比亚客栈”。
“达比亚客栈”的位置较好,四层的楼体独自矗立一旁,与寨子隔空相望。站在楼顶,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怒江大峡谷的风光尽收眼底。客栈的宣传语有这么一句话,风光摄影的最佳位置,此话不假。
达比亚客栈有12间客房,3间大床房,其他标准间。房间宽敞、舒适。刚刚从怒江边上的宾馆来到这个高山之巅的客栈,感觉好像没换地方。
客房几乎都是阳光玻璃房,全屏的落地窗,不仅把高山峡谷风光尽收,也从大自然中把紫外线拉进来把房间装满。当时我就有一种冲动,还去什么海滩搞日光浴呢,我一定要在这高山之巅来一次日光浴。
不知不觉,晚餐时间已过。在院子里我遇见了客栈女老板亚迪。个子不高,体态匀称,有些轮廓的脸上布满高原红。性格开朗,快人快语,一张嘴就让我感动:去哪儿了,刚才叫你吃饭你不在,看你一个人点菜吃饭不方便,准备叫你和我们一家人一起吃呢。
客栈里还有其他客人,我就简单一点,正好前两天填满傈僳族烤肉的肠胃也需要休整一下,下了一碗鸡蛋面条,放了一点香喷喷的油泼辣子。嗯,对我这个嗜辣族,这还是一顿美餐。
我回房间时亚迪对我说,一会儿我们家里要吃 “什么”,你来吧。尽管没听清到底是吃什么或者喝什么,但听说是她们家人的活动,我很高兴,这是我很想参加的活动。
我正在房间整理我的资料,给我做了那碗非常好吃的鸡蛋面条的客栈大厨来叫我了。
亚迪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气氛其乐融融。
见我进去,亚迪端起一只小碗递给我,说是请我喝酒。这让我有些意外。什么菜也没有,他们一家人也没有喝,怎么就我喝呢?
亚迪说,这是“侠拉”,我们喝过了。什么“拉”?我没听清。一屋子人怎么讲还是没听懂。最后还是写在我的笔记本上我才知道,“侠拉”。
亚迪兄弟姐妹8个,她排行第7。坐在一旁的老八给我讲起了“侠拉”。
兄弟姐妹中的老八叫肖丽春,今年37岁,在山下的福贡县匹河供电所工作。他的媳妇儿刘晓妹,36岁,在福贡县医院工作。小两口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儿,7岁,今年下半年就该上小学了。老二是个女儿,刚刚出生。
想起刚刚告别的、1979年3月出生的傈僳族兄弟叶南付,才39岁就要当外公了,这肖丽春和刘晓妹两口子还真是晚婚晚育呢。
肖丽春说,侠拉,怒族一种家庭自制的自用酒,是怒族妇女坐月子期间饮用的。今天这“侠拉”就是专门为正在月子中的刘晓妹特制的。每天早上,坐月子的妇女要吃自己酿制的米酒煮荷包蛋,每天晚上都要喝这种自制的“侠拉”酒。也不知道是自己酿制的这种酒度数低,还是刘晓妹的酒量大,肖丽春说,刘晓妹每天要喝半斤左右。我不敢相信,坐在一旁的兄弟姐妹们都证明的确如此。听到这个酒量,再看看有些文静的刘晓妹,我实在是难以把二者联系在一起。
肖丽春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给我讲了“侠拉”的具体做法。先杀一只鸡,取鸡脖、鸡翅、鸡脚等切碎,用“汽油”炒熟,然后放入自己酿制的包谷酒,小火慢煮,火候差不多即可。
我有些发晕,“汽油”炒鸡?兄弟姐妹们怎么讲我都没听明白。坐在一旁的亚迪的老公李翠林急了,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了一个“漆”字,这我才知道,漆油,不是汽油。漆油,是漆树结的籽儿榨制的油。
李翠林?我有点儿乐。一个叫肖丽春,一个叫李翠林,怎么都是女孩子的名字?肖丽春说,可能是家里人觉得男孩子有些调皮,取个女孩子的名字管束一下。
亚迪接着补充说,侠拉还可以祛风湿,驱疲劳,劳动后喝几口,可以很快恢复体力。以前,家里穷,侠拉只能保证坐月子的女人喝。现在生活好了,养鸡、酿酒都很方便,只要想喝,随时都可以做。
说到这里,亚迪端起一小碗“侠拉”递给我,接着唱起了歌。没想到,亚迪的歌声这么清脆,这么好听,就像这高山之巅的一只云雀。
等亚迪唱完歌,我端起“侠拉”品了一口,酒汁儿浓浓的,酒味儿浓浓的,酒香浓浓的,接着就一口喝了下去。亚迪的姐姐又递给我一小碗,问我能不能“一拉休”。还说什么呢,本来我就是爽快的性格,和同样爽快的怒族兄弟姐妹在一起那是爽快加爽快,尽管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一拉休”,估计也就是一口干杯。没说的,一拉休。
亚迪的歌声引起我的关注和兴趣,这一定是怒族的敬酒歌。我的感觉是正确的。我向亚迪求教这敬酒歌的歌词内容,不然,还不知道怒族同胞是怎样的一番盛情。
可能平时就是用怒族语言唱唱为游客饮酒助兴,一旦要一句一句讲清楚汉语所表达的意思,亚迪还很费了一番琢磨。
认真的亚迪自己一句一句唱,一边和我交流着用汉语表达的意思,兄弟姐妹几个也在旁边你一言我一语。
经过怒族兄弟姐妹和汉族老大哥的共同努力,这首怒族敬酒歌整理出来了。歌词大意:r
远方的客人,欢迎你到怒族寨子来。
唱唱歌,跳跳舞,弹起 “达比亚”。
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
让我们每天开开心心。
一休——,一休——,一拉休——。
达比亚,一种怒族弹拨乐器,类似于汉族的柳琴。亚迪的客栈就是以此命名。
一休,怒族语言,喝酒。
一拉休,类似于汉族的“一口闷”。
歌曲虽然就是简单的几句歌词,但整理出来后我很有些成就感。
唱这首歌的人不少,听这首歌的人更多,但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不知有没有。我在写这篇文章时认真搜了一下网络,除了有“怒族敬酒歌”这五个字,再也没有其他的关于这首敬酒歌的文字记载和呈现。
这侠拉酒,这敬酒歌,看起来似乎互不相干,而且似乎是两件小事,可以是微不足道。我不这样认为,往大里说,这是挖掘和传承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件具体工作。这“侠拉”的做法,这敬酒歌的歌词,如果以前没有,这就是第一次文字呈现。有了文字,就便于交流,更便于传播。不仅今后“达比亚客栈”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在游客们中间推广传唱,而且我的这篇文章在长江日报官方APP上刊载后,这首怒族的敬酒歌一定会在更大范围得到关注。特别是那句“一休,一休,一拉休”,也一定会在某些特定场合得到实实在在的应用。
朋友,到“老姆登”来吧,到“达比亚客栈”来吧,一休,一休,一拉休。
(编者注:本文较作者原文,略有删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