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连线|协和教授居家隔离治疗一周好转,看看他分享了哪些经验

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23日讯(记者王恺凝)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曾抗击过2003年“非典”,是武汉市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2019年12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伊始,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立即成立专家组,张劲农教授被任命为专家组副组长,主要负责制定疫情的临床救治方案和优化治疗流程。

张劲农(右一) 通讯员刘坤维 摄

发热人群增加迅速,张劲农坚守发热门诊长达半个月。极度疲劳以及高频次的密切接触,即便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他的身体还是亮起了红灯,出现发烧畏寒、咽痛等症状,经检查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拿到结果后张劲农回家自我隔离,口服药物一周后,目前已逐渐恢复。

隔离期间他仍心系疫情,“隔空”阅片、讨论病例、指导会诊工作。此外,面对此次疫情与SARS的不同特点,他迅速总结临床经验,并反复查阅参考文献,起草了极具实践性的《武汉协和医院处置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该方案经协和医院官微发布后,形成广泛传播,受到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为全社会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协和解决方案”。

如何居家隔离?

张劲农教授答记者问

从确诊到在家隔离的这一周,张劲农教授有哪些经验分享?居家隔离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是否会加剧病毒扩散?23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专访张劲农教授,为市民答疑解惑。

记者:近期我们也采访了很多一线医护人员,有说法认为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对自己、对他人都更好,您是医生,也是一个被确诊的患者,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劲农:发热低于38摄氏度,可自行退热,无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对于轻症患者来说,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不建议轻症患者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惶惶。

记者:现在也是流感高发季,很多症状很相似,有没有相对特别的症状能帮助我们鉴别是否受到了感染?

张劲农:这个无法自行判断。发热(也有部分患者起病之初无发热症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表现,另伴有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到医院就诊,做甲、乙流核酸检测。

记者:您对居家隔离治疗有哪些建议?

张劲农:有多套房的患者,最好独居。无多套房患者要独居一室,关门,不要与其他人共享卫生间,粪便也会传染。独居时无需开窗,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建议多喝鸡汤,喝到发汗,体温升高有利于抗病毒。

记者:有市民担心,居家隔离会加剧病毒扩散,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张劲农:市民有这样的担心完全理解。现在最危险的不是病人,是健康带毒者和到处乱跑的轻病人。居家隔离患者要发动社会力量管理,居委会专人负责饮食问题,社区医生经过培训进行家庭管理。

记者:是否一发热就要去医院?

张劲农:在这场防疫战里,要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力量。尽快培训社区医生,患者可以居家打电话或用微信群联系社区医生,轻症患者由社区医生(最佳防护)先到家庭看,再决定患者是否去定点医院,以免被交叉感染。

记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痊愈?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解除隔离?这个时间一般是多久?

张劲农: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精神恢复就是好了。当然最后的判断还得依靠医生,要以化验指标和症状是否彻底消失决定是否痊愈。目前定义连续2次冠状病毒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在可以检测病毒之前,尽可能延长隔离期以防万一,一般是两周。

记者:很多人现在在大量囤积奥司他韦、板蓝根、三九感冒灵等抗病毒药物,将这些药物作为预防药物,到底有没有意义?

张劲农:不懂医,胡乱囤积药品,有病不找内行治,有可能反而害了自己。

记者:您如何看待武汉关闭出城通道措施?

张劲农:防止疫情全球蔓延,关闭出城通道和禁止乘坐公共交通都是有效的措施,但需要配套措施。如鼓励私家车和电动自行车出行。对无车一族来说,电动自行车恐怕是广大市民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特殊时期,包括武汉城中心的几座桥,要划出电动自行车车道,允许过桥。

对滞留武汉的外地居民,可以采取投亲靠友和政府免费提供住处。

穿防护服的张劲农教授。

【编辑:张靖】

(作者:王恺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