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发出SOS!中国首个家书博物馆正这样抢救它们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26日讯(记者周满珍)近日,一篇“读裘山山《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家书传承民族精神”,让中国首个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引发关注。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不能团聚的人,春节是写家书的最好时机。2月9日,长江日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张丁。

抢救5万余封家书,成立中国首家家书博物馆

张丁和家书结缘于十几年前,他从广播里无意听到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征集战时家书的故事,其结集出版的《美军战争家书》长期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学历史出身的张丁被触动了。比起美国,中国家书源远流长,从诸葛亮的《诫子书》,王羲之的《中秋帖》,苏轼、米芾的《尺牍书》到《曾国藩家书》,鲁迅的《两地书》等名人家书,到散落民间的普通人家书,血缘亲情背后,是历史、伦理、礼仪等传统文化精髓。家书作为解读民族灵魂的心灵密码,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景象,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然而随着互联网、数字阅读的盛行,家书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为抢救行将消失的民间家书,张丁火速从央视辞职。尽管当时名人家书已成为市场收藏热点,可张丁认为,比起名人家书,普通人的家书更能反映真实的社会历史和大众情感。

他的构想得到了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文化大家的支持,2005年,在他们联袂倡议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家书纷至沓来。其中,1907年任鸿隽(孙中山秘书)致诸兄弟书,1909年至1911年蔡锷致石醉六书,1922年沈钧儒致夫人、杏儿书等,弥足珍贵,成为家书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作为纯公益项目,抢救家书的项目因为资金问题,一度难以为继。媒体挚友的雪中送炭,加上多方奔走牵线,2009年,抢救家书项目落户人民大学,2016年,中国首家家书博物馆挂牌成立,张丁抢救的5万多封家书终于有了着落。

众多馆藏民间家书留下过年记忆

张丁告诉记者,家书博物馆征集的家书,很多写于春节期间。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对很多因为距离、工作等原因不能团聚的亲友,在这个亲情最为浓郁的节日里,写家书是一个最好时机。拿起笔,给亲人写封信,谈谈一年的收获,畅想来年的打算,对亲人的祝福等等,尺牍之间,气象万千。

当现代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时,家书博物馆收藏的民间家书,却留下了多彩的过年记忆。在《春节家书寄深情》一文里,张丁摘录了两封有代表性的湖北家书,从中可感受那个时代的时兴年货。一是1973年1月10日,春节临近,湖北天门的李鸿声给儿子李德胜写了一封家书,详细开列了长达21条的物品清单,从被面、黄豆、蚕豆,到花生、鸡蛋、大蒜,都要儿子从城里带回,还提到春节期间县五金公司将到货一批永久牌自行车,需要开后门才可能买到:“老符今天来信告知五金公司有永久不载重自行车,价157元,要到春节时才可开票,因开票的是个广东人,与老符同乡,好在还有一段时间,候你回来决定。我有这种想法,只要车子好,不管轻便载重,一人保管,决不借给他人,慎重保护此车”。

另一封写于1977年2月15日,在武汉的程克华在写给父亲、哥哥、姐姐等的家书中说:“今年春节,尽管有些暂时困难,但省市委听从党中央指挥,大力组织节日供应。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每人猪肉一斤、鲜鱼一斤、鸡蛋半斤(或者皮蛋4个),蔬菜每人五斤,粉条、黄花、木耳之类的都有,所以我们节日的生活安排还是比较丰盛的。只糖食比较紧,每人仍旧半斤,本想托国民带点东西给你们过年,但未能如愿,望予谅解”。

张丁说,时代在改变,但这些家书,仍可看出当时的人们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四十年后的我们,一脉相承。

90后没有书信体验令人遗憾

中国首家家书博馆建落户人民大学后,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家书博物馆与新浪微博合作推出音频节目《旧信重读》,书信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国情书》,由朱军担任制片人的《信·中国》等综艺节目,先后到家书博物馆寻找书信素材。

然而与老年观众对家书文化引发的强烈情感共鸣相比,张丁理想中的目标观众——年轻大学生,甚至人大校内的学生观众,都比预期少。“90后成长的时代,手机微信等现代工具代替了手写书信,他们没有书信体验。”

张丁透露,人大也有家书社团,但家书的收集、整理,是一项寂寞的工作,能坚持下来做志愿者的很少。最近令他着急上火的是家书口述史,家书捐赠者多数都是老人,他们一辈子的经历非常丰富,博物馆目前却没有人力和精力,把这些家书背后的故事“抢救”下来。“从他们捐出家书至今,已有将近二十位老人去世了,去世就带走了他们的故事,特别遗憾。”

张丁设想,要让家书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让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青少年,亲近家书文化,需要将家书文化的传承上升到国家层面,与书法、京剧、武术一样,将家书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一整套传承体系,来挖掘家书文化的内涵。比如,可将家书纳入青少年课外读物,举办国家级家书论坛。条件允许的话,成立全国性家书社团,办一本家书方面的刊物,将家书捐赠者爱好者团结起来。家书背后的故事包罗万象,可以拍摄以家书为主题的影视剧等等。

张丁

【访谈】家书记录了活着的时代,活着的中国

记者周满珍

家书具有点对点的传播学价值

读+:为作家裘山山新书《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写的书评里,你倡导更多作家主动打开自己的家书,与公众分享?

张丁:我一直从事民间家书的收集、整理工作,家书涉及到隐私,有名气的作家出版家书的并不多。裘山山通过家书复活了一段青春记忆,鼓起勇气与读者以诚相见,无论是从个人、家庭,还是社会来说,这样的记忆都不该被忘却。

家书在书信时代很普遍,只是作家没有刻意去保留和整理。近年来,随着非虚构作品的流行,书信文化越来越热,家书也开始进入作家的视野。上海作家金宇澄的非虚构新作《回望》,就是以父亲的家书和母亲的口述为主进行创作。家书也是社会记忆的载体。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日本作家石黑一雄最常写到的主题就是记忆,他的多部作品探索了记忆跟遗忘、历史与现实、幻想和现实的关系。石黑一雄的获奖,也让记忆成为当代文学最为前沿的话题。

读+:这是否也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说的,家书记录了一个个“活着的时代,活着的中国”?

张丁:没错。家书有长达数千年的传统,一代一代使用家书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在家书里得到体现。家书是开放的,对方收阅,是新闻媒体的前身,有点对点的传播学价值。家书传播的内容非常广,既有个人的心路历程、家庭琐事,也有世俗风情、时代风貌,甚至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

我们目前收藏的家书,有些家书的主人是武汉会战、渡江战役的亲历者,他们在家书中展示的对战争、对国家大事的体验以及个人的感悟,在其他记录里鲜少看到。研究家书,不仅可以丰富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国家历史的细节,而且可以使尘封多年的个人史、家庭史、家族史浮出水面。

读+:你认为家书是不会说谎的文献?

张丁:真实是家书的生命,所以它成为研究者喜爱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它又很鲜活,文体也是开放的,有记叙,有说明,有议论,有诗词,有图画,有风物描写,也有日常消费说明,各种文体夹杂,可长可短,可以是流水账,也可以展现个人的风雅趣味。

家书富含艺术、情感,有涂抹的痕迹,有情绪有温度。高兴时写得流畅,愤怒时亦力透纸背,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睛帖》,因为是家书,书法更加率真自然,富有感染力。读一个人的家书,不仅能看到立体的、丰富的人物形象,还能感受到家书背后的家庭文化故事。

从数字家书到书信综艺节目,要让家书“活”起来

读+:家书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张丁:除了征集和展示家书,家书博物馆下设家书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弘扬传统家书这一文化遗产。目标就是建立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家书、家训、家风文化传承基地。

我们目前收藏了5万多封家书,和民间家书的收藏量相比,简直九牛一毛,家书是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文物和艺术品,它的史料价值,依赖于收藏数量,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宣传,让更多家书可以传下来。

读+:家书博物馆也收藏电子邮件家书?

张丁:上世纪80年代是家书的黄金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电话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写家书。写家书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也与时俱进,收集了一部分电子邮件家书,水准非常高。2015年,我们启动了数字家书项目,苦于没有立项,缺乏资金支持,目前进展不大。

读+:《见字如面》、《中国情书》、《信·中国》等书信综艺节目相继推出,是否促进了家书文化的传播?

张丁:我非常支持这些节目的推出,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书信文化需要大众媒体来传播,这些综艺节目雅俗共赏,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让寂寞的家书走出校园,走向大众,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家书文化的美好。

更重要的是,这些节目提高了大众对书信文化价值的认识,促使他们有意识地保留和整理此前被忽视的个人家书,这也是一种“抢救”。《见字如面》播出的白血病患者李真致母亲的家书,节目播出后,就直接捐给了家书博物馆。

读+:家书博物馆2017年新增征集家书5000封,是否达到你的预期?

张丁:比起民间家书收存世的庞大数量,5000是个小数目。但有两个现象让我觉得欣慰和鼓舞。一是广东著名的集邮家麦国培一人捐赠了3000封家书,这说明一些收藏家开始关注并支持我们。另一个现象是名人、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人,开始支持我们,如朱小叶捐赠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朱学范、民革中央原副主席贾亦斌书信,这有助于我们未来收藏到质量更高的名人家书。

中国式教养全在家书里

读+:为让青少年了解家书文化,家书博物馆曾举办过青少年家书征集活动,效果如何?

张丁:参加者不是很多,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学生普遍当成作业写,有些雷同,重复性高,质量堪忧,但是写家书多少触动了青少年的内心,使他们知道了感恩,这是最大的成果。家书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沟通手段,蕴含真善美,滋养心灵,其中的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恭等情感,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善恶观,培养优良的行为操守。良训传家,书信写作一度是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

时代不同,家书成为需要纳入博物馆的文化遗产,这无可厚非。但我一直认为,社会越快速运转,越需要一种仪式感,体验鸿雁传书的感觉,让内心慢下来,回望初心,继续前行。当你拿起笔,用起传统通信手段,自然而然就会情动于中,触碰到内心柔软的部分,家书抵万金,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受,应该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延续。

读+:作家肖复兴感叹手写书信衰落,手机微信少了情感的体温,比起书写形式,你更看重家书精神的传承?

张丁:这个时代,不可能要求孩子们放弃手机,拿起笔,回到手写家书的年代。让青少年亲近家书文化,真正的含义是希望他们能吸收家书文化的精华,传承真诚、诚信的传统美德,感受家书所表达的真挚的亲情、纯洁的爱情,在家书中说真话,动真情。家书从称呼、正文,到祝颂、落款都有比较严格的礼仪规范,是家庭伦理及社会伦理的直接反映,中国式教养全在家书里。

读+:你觉得这个时代还能产生《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这样的经典吗?

张丁:是否经典,取决于时代的诉求。《曾国藩家书》的流行,和当时社会的需要以及李瀚章李鸿章兄弟的亲自编选、大力推广有关,和曾国藩同时代的左宗棠、张之洞的家书,都非常不错,只是他们的光芒被曾氏遮掩了。

《傅雷家书》的流行,则和改革开放后,突然兴起的读书热有关,鲁迅、梁启超、沈从文、巴金、汪曾祺的家书也很棒。

这个时代很难产生经典家书,主要是大家不使用家书,但电子邮件时代,其实也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家书。微信时代就比较难有优秀家书了,毕竟家书的礼仪比较周全,无法符号化、俗语化。

读+:传统文化强调良训传家,现代家庭要如何延续家书文化?

张丁:家书博物馆的目的,一是让来自老百姓家里的家书,得到更好保存,传之后世。二是挖掘家庭文化的内涵,为家训家风建设积累素材。现代家庭流动性大,家庭成员可能分居几个城市,很难几代同堂,少了耳濡目染,家庭观念相对淡薄。我觉得完全可以把家书文化引入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互写家书,这种交流比微信更深入更持久,更动情感。其实很多家庭矛盾,都缘自沟通不畅。换一种思路,写写书信,反而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有个广东朋友,孩子初高中期间,面临青春期,他坚持在一个本子上给孩子写书信,他在前面写自己的感受,孩子在后面写,沟通效果非常好。

【见习编辑:李茜】

(作者:周满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