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新增1242例,李兰娟院士:现在武汉是高峰期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4日讯(记者胡孙华 马振华)截至2月3日24时,武汉市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6384例,一天新增1242例;自1月23日以来,共增加5889例。

李兰娟院士 记者苗剑 摄(资料图)

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紧张继续,但“内防扩散”的形势依然严峻。近三天,面对防控短板,武汉连续打出攻坚“组合拳”。

一天新增1242例,“内防扩散”形势依然严峻

从1月23日凌晨2时,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武汉进入战时状态。

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武汉市以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为总原则,同时间赛跑:不断征集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收治确诊患者,全员排查发热病人,分类安排发热病人,抢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紧急行动,全力奋战。武汉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但一些问题和不足也在不断浮现,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核酸检测结果不断提速,被确诊的患者越来越多。1月23日,武汉确诊495例,一周后的1月29日,确诊人数攀升到2261例。截至2月3日24时,武汉市累计确诊6384例,一天就新增1242例。

随着定点医院的不断增多,防控战线的不断扩大,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物资频频告急。防护物资来源大致分两块——国家调拨和社会捐赠,目前收到的防护物资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缺口较大,而社会捐赠物资只有部分能达到医用要求。

因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经发热门诊确诊患有肺炎症状的发热病人,因床位不足而不能收治;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只能居家隔离观察,而社区专业人员、防护物资不足,无法给居家隔离的人群提供完善的服务。此两类人,因无法做到完全的隔离治疗、隔离观察,成为城市的移动传染源。

同时,受当前疫情影响,武汉市物流配送企业还未复工,市场保障供应人力不足。在一些恶意谣言的催化下,一有风吹草动,便在超市、药店出现抢购生活、医疗物资的现象;而人流的聚集,无疑又增加了传染的风险。如不能确保市场有效供应,就不能维持城市生活稳定,也无法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

收治患者,切断传染源,连续3天打出攻坚组合拳

克难攻坚,不能停滞,还要加快。面对依然严峻的形势,围绕救助患者、切断传染源,从2月2日以来,武汉连续打出了攻坚组合拳。

2月2日下午,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0号通告。要求在前期定点隔离和居家隔离基础上,对全市经发热门诊诊断有肺炎症状的发热病人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由各区安排车辆分别送至区集中隔离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治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当晚,汉阳区指挥部连夜调度,11条街道全体行动,截至2月3日17时,按照分类隔离的要求,已组织区委党校、2家民营医院、13家酒店共16个区街两级隔离点;武昌区也在各街道建立了14个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点。

与此同时,武汉也在想方设法不断扩大定点医院床位规模。2月2日,武汉开始征用包括多所民营医院在内的27家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第五批定点医院,共计新增可使用床位近2000个。

怎样集中收治更大规模的患者,特别是轻症患者,成为当务之急。2月3日晚,位于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3处“方舱医院”连夜展开搭建,3400张床位呼之欲出,其中一些床位已于2月4日启用。

2月4日上午,首批确诊病人分乘多辆120救护车抵达火神山医院接受治疗,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科医院开始集中收治确诊患者,可容纳1000张床位。同时,另一所专科医院——雷神山医院,正冲刺建设最核心的医技楼和病房。

对此,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表示,现在武汉很多确诊和疑似病例,有个地方来容纳他们,他们能够得到很好的观察和照顾,并得到康复,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大医院来说,这极大地缓解了它们的压力,因为他们主要精力都是在抢救重症病人。

2月2日,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请求,经报中央军委批准,驻鄂部队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担负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当天出动车辆100余台、人员300余人次,运送生活物资350吨。

人员、物资存在短板,“落实落细”面临挑战

防控攻坚战,方向已经确定,战场已经铺开,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看防控措施能否落实落细。

目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改良核酸提取方法,使确认结果的速度比以前加快一倍,最快2小时即可得知核酸检测结果。诊断提速的同时,“四类人员”能否不折不扣实现“四集中”,考验各区街道,特别是基层社区的工作细致程度。

对此,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分析说,现在武汉是高峰期,之前感染的患者已经发病了,新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已发病患者有部分好转了,有部分成为重症。要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做起来有难度,但还是要做到。

明知很难,还是要做——这是防控攻坚战当下面临的真实处境。目前,街道、社区普遍反映的难点是没有专业设备和能力识别“四类人员”病情,在居民集中需求面前,人手和运送车辆等方面也有所紧缺。

对此,武汉明确提出,尽快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必要设备,确保发热患者在社区就可进行肺部CT等相关检查。各区在实践中正在摸索相关流程以及办法。

“四集中”场所,特别是集中隔离观察点、新建的“方舱医院”怎样防止交叉感染,是接下来重点,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目前,多个区已探索出好办法。洪山区在隔离点采用单人单间、分层隔离的方法,对隔离住所、使用物品、生活污水等进行彻底消毒。在东西湖区径河街隔离点医护人员与隔离人员分层居住,隔离人员被送入隔离点时,有专门的通道进入房间,与医护人员的进出通道分开。

“方舱医院”避免交叉感染则是新课题。因为方舱医院在公众场所,生活、医疗设施缺乏,如何避免交叉感染,生活污水怎样处置避免二次污染,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着重要考虑的。

【编辑:丁翾 戴容】

(作者:胡孙华 马振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