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这所大学的校史馆开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6日讯 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筹建,武汉工程大学校史馆于11月16日上午正式揭牌开馆,为学校五十华诞献上一份生日大礼。



武汉工程大学校史馆揭牌开馆。

校史馆位于教育教学综合楼一楼大厅,面积428平方米,呈现了学校从湖北化工石油学院到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

步入校史馆内,宽敞明亮,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古铜色的浮雕墙,浓缩了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景观。浮雕墙正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八个大字格外显眼。校党委副书记李志旭介绍,学校50年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锻造史,建设校史馆,就是要塑工大之魂,扬工大精神,强工大自信,引工大发展。

校史馆围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守正开新、化育天下”“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三个主题展开,分为序厅、湖北化工石油学院厅、武汉化工学院厅、过厅和武汉工程大学厅等5个展厅。通过图文、实物、多媒体、立体造型、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代表性地回顾了学校50年办学发展历程,再现了学校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

校史馆内展出的一件雨衣前,不少师生长时间驻足。这件雨衣是1972年建校之初,发给基建后勤组工作人员的劳保用品。捐赠人吴传治是当年参加基建的工作人员,雨衣经50年至今仍然完好。“当年商品供应十分紧缺,小小一件雨衣,经学院报省文教局计材处审批,作为劳动保护用品计划采购,然后分给相关工作人员,实属不易。”吴传治说。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韩高军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学校建校时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底子,建校过程中资金匮乏,选址几经波折,必然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校园精神。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以及步入新时代,这种精神得以不断延续和升华。

记者参观校史馆了解到,建校50年来,学校筚路蓝缕,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20万余名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武汉工程大学校友。武汉工程大学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韶艾赋》成为彰显学校底蕴的重要人文景观。

当天,校史馆对面的《韶艾赋》石碑也同步揭幕。《韶艾赋》是献礼50周年校庆赋作品,用“赋”的文体形式高度凝练了学校的历史变迁、办学成就、发展内涵,深度总结了新时代学校迈向新征程的精神风貌,既有古典赋的优美文辞,又有现代诗的时代气息。石碑高3米,宽约5.6米,成为彰显学校底蕴的重要人文景观。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通讯员万莉莉 姚一琳 陈思)

【编辑:赵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