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4日讯 1月25号,这支医疗队来到武汉江夏人民医院,每天奋战在疫情一线,队员们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些故事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
最高兴的事:看到131位新冠患者治愈出院
2月23日 周日 记录者 无锡援武汉医疗队长吴小龙
今天是阴历二月初一,回想这一个月来的工作、生活,我夜不能寐,凌晨4点多,我在朋友圈里赋诗一首:
“一颗仁心敬日月,不枉白衣天使名;
慷慨逆行勇担当,爱岗敬业爱人民。
沧海横流立砥柱,匡时济世践初心;
无私奉献讲大局,精忠报国灭瘟神。”
我觉得无锡这支医疗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团结、特别专业的队伍。在整个江苏队中,年龄最大的和最小的,都在无锡队中,年龄最大的55岁,是我,年龄最小的22岁,是许雯娇。
无锡队负责的两个病区,床位最多,分别有床位60人和65人,还有不少队员加入重症组和检验组。
来武汉一个月来,今天我是最高兴的,就是看到病人出院,截至22日,我们收治343人,治愈出院131人。
吴小龙对医疗队员做防感培训 供图:无锡援武汉医疗队
愧疚 母亲的生日不能陪在身边
2月23日 天气:晴 记录者 无锡援武汉医疗队护士长杨牡丹
今天是我们来到武汉的第30天。记得刚刚来到武汉的时候,我们心里面都没有底,大家都比较忐忑,但是随着工作流程的越来越熟悉,大家心里越来越踏实。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又繁琐,下班之后还要忙于自己内务的整理、清洁,日子一天天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一个月了。
偶然间翻日历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下班到住处,匆匆吃过午饭,我就跟我妈妈打了一个视频电话。跟她说了声:“妈妈,生日快乐!”妈妈很开心。看我妈妈朋友圈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她写的一段话。
我知道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出征,总是充满了不安和担心。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我直到出征的时候都没敢主动打电话告诉她。后来到了驻地,通过几次联系,妈妈看到我的生活,可以安排得井井有条,自己也能够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这才让她稍稍放宽了心。自成家后对父母的关心和问候就比之前少了很多。父母也常常跟我们说,你们忙你们的我们都挺好,但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牵挂。疫情结束后,我一定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们。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我们去尊重爱护的人。但妈妈的生日,我却不能陪在身边,内心充满愧疚。
队员们相互鼓劲加油 供图:无锡援武汉医疗队
没有亲人在身边 我们就是病人的依靠
2020年2月16日 周日 记录者无锡援武汉医疗队员贾燕
今天的上班时间是18时—22时。我下午提前去了一个小时,去学习费森尤斯的血滤,希望后面排到我上这个班的时候,我能够更好地护理这类的血透病人。
我去看了一下12床,她仍旧像霜打的茄子,我看到她床头上的粥,她女儿很贴心的给她把粥装在了不会漏的香飘飘的奶茶杯子里,用保鲜膜封好,上面还标注了时间,同一病室的病友看到我收拾床头,说,给她留一个粥,万一她饿了想喝呢。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把昨天送来的粥扔了,留下了今天送来的。我问她饿不饿,想不想喝粥,她无精打采的摇了摇头。
我看到她床头还放了一张女儿给她留的字条,上面大致写着,妈妈,我们在外面不能进来,但我们已经和护士说过了,如果有什么需要,你跟他们说,他们会帮助你的,如果有什么想吃的,告诉我,我给你送,我们都在外面等着你,你要加油,我们也加油,一起加油,你会慢慢好起来的。
我把字条上的内容慢慢给她读了一遍,对她说,你要坚强,只有坚强才能战胜疾病,你女儿和家人还在外面等着你呢!她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帮她把无创呼吸机的面罩戴好,然后教了她如何锻炼肺功能的呼吸方式,告诉她做累了就休息一下,不要勉强,她试着做了几下,但由于呼吸频率较快,就又停止了。真心希望她能快点好起来,早日和女儿团聚。
6床患者,一上班,就帮她擦了一次大便,用她自己的话说,今天解小手次数有点多,每次去给她放便盆的时候,她都会说,不好意思啦,麻烦你们了,我也不想,但总是想解手。我说。没事的,有事就按铃,我们会来帮助你的。
人生病的时候,总是会很难过,有家人在身边的时候,还可以有个依靠,但在这里,他们依靠的只有我们,我们是医务人员,同时也是他们的家人。在照顾病人的疾病的同时,还要照顾他们的心理,这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整理 记者关晓锋 通讯员陈林 刘曼)
【编辑:刘明 邹丹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