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让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3日讯 近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评价与组学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刘义飞研究员与团队成员结束了往返于学校与宜昌五峰的中药材样品采集工作。“这批样本的质量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下步实验工作的开展。”在沿途服务区休息的间隙,团队师生抓紧时间讨论部署接下来的工作。

“湖北道地药材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关键在于对多样化资源的收集、评价、保护和利用,促进优质中药材的生产和下游产品研发,这也是团队工作的核心。”刘义飞介绍,团队自成立以来便聚焦中药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手段引入,在中药材真伪鉴定和品质分析、核心种质筛选和新品种选育、道地药材生态适应的分子遗传机制、关键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通路等方面开展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横向项目18项,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Molecular Plant》上。

刘义飞前往道地药材做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该团队聚焦黄连、野菊花、独活、天麻、蜈蚣等道地药材,从种源筛选、良种培育等方面破解精准选育难题,架起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桥梁”,助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整合及产品升级。日前,经过近6年大范围样本收集、核心种质筛选评价和品比试验,团队选育的“华中野菊2号”“华康独活1号”“华康地乌1号”等新品种已通过鉴定,将作为良种在湖北省适宜区域种植推广。

据悉,在湖北各道地药材产地,该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先后牵头完成随州、长阳、五峰等地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参与组织湖北省道地药材生态种植与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中药材种植技术骨干培训会等,推进基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10月,在神农架林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会上,刘义飞受邀作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题报告。未来,他希望将神农架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建设成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科技服务窗口、中医药科学研究高地、中医药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学校优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地合作经验,打造独树一帜的湖北中医药文化品牌。(长江日报记者张越 实习生肖怡星 通讯员陈霞 陈依)

【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