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庆邦推长篇“日记”15万字记录陪护病重母亲的艰难日夜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5日讯(记者欧阳春艳)以短篇小说写作见长的著名作家刘庆邦,日前推出了他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在母亲2000年和2003年病重期间,刘庆邦一直陪伴守护在母亲身边,一百多个日夜,15万字的点滴记录,成就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日记。

这部日记体散文分为上下部,上部写母亲患病住院治疗的日子,下部写母亲病重辞世的最后日子。那些看似平实质朴、波澜不惊的文字,记录下了属于刘庆邦的一段特殊心路历程与生命体验,涌动着他丰沛的情感波涛,感动了万千读者。

听生病的母亲讲故事,它们都可以写进小说

2000年刘庆邦母亲癌症手术后,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医生为母亲挂好了吊针,刘庆邦就会在床边看书或写日记。但是母亲只要一跟他说话,他就会立即停止看书,听母亲说话。

刘庆邦在日记中写道:“听母亲说话,比看书更重要。母亲的话里不仅有书里没有的东西,还在于我得让母亲知道,我在倾听她的话,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有一次,刘庆邦到医院附近的新华书店买了本《民国匪患录》。母亲听说他买了有关土匪的书,马上就对他讲了一个土匪的故事,“一个土匪刚吃了面条,从土匪窝子里出来。邻村人发现了他,大喊一声,把他包围起来。村民们用红缨枪朝土匪乱扎……”虽然这个故事有点血淋淋的,刘庆邦还是将它记在了日记里。

只要有机会,母亲还会在病床上给刘庆邦讲村里发生过的各种离奇故事,而刘庆邦也会将其中有意思的内容记在日记里,希望有一天它们都可以写进自己的小说里。

与病重母亲一起拍电视片作为纪念

刘庆邦母亲因癌症动手术、化疗后,身体情况大不如前,术后造瘘更是对她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2001年冬天,刘庆邦将母亲从河南老家接到了北京。这年过完春节,母亲突然向他提出一个要求,想看看大海。

“母亲很少对我提什么要求,想看大海的愿望一定在心里埋藏已久,是鼓足勇气才提出来的。母亲的这个要求,是我没有想到的,一般来说,农村的老人临老的时候会要求吃点什么,穿点什么,提的多是物质性的要求。而母亲的要求与物质无关,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刘庆邦在日记中写道。

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刘庆邦立即陪伴她去了南戴河。然而遗憾的是,那年冬天天气奇冷,连海面都结了冰。母亲到海边走了走,只看到了冰封的大海,没有看到大海的波涛。

2003年,母亲的癌细胞扩散了,病痛折磨得她苦不堪言。这时开封电视台提出,想为刘庆邦和母亲拍部电视片。刘庆邦历来不爱上电视,可是对方的一句话——“给老母亲留一点音像资料,做一个纪念”,打动了刘庆邦。在电视片录制的时候,记者问母亲:“您想过您的儿子会当作家吗?”这位淳朴的母亲只是说:“没想过,我想着他能长大成人就中了,我做梦都没想过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母亲真正离世的那一刻,“我变得极其脆弱”

“伺候母亲的过程,也是消耗悲痛的过程。我想每一个伺候危重病人的亲人都是这样,如同把悲痛分成段,或拉长,或拉细,一段一段消耗。时间长了,悲痛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当悲痛最终到来,我怀疑自己还有多少悲痛的能量。”刘庆邦曾在日记里如此写道。

然而2003年3月5日凌晨,当母亲真正离世的那一刻,刘庆邦却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错的。他哭得嗓子嘶哑,几乎发不出声来;双眼红肿,两只眼睛肿得只剩下两道细缝,看什么都模糊不清。“我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极其脆弱、极其小,小得像一个孩子。我同时变得前所未有的顺从,对什么都不拒绝。堂叔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刘庆邦头上戴了用生白布缝制的孝帽子,腰里扎了白布带子和生麻批子,手里提了用麻秆做成的哀杖。他和弟弟甚至冒着积雪和泥泞,依据当地丧俗,全村挨家挨户去磕头。

如今,当刘庆邦再度回忆起那场后事,他写道:“如同痛哭是我的需要,磕头也是我的需要。我心里想的是我母亲,我跪下双膝,低下头颅,磕头是为母亲所磕。我裤腿上沾满了泥,两只手上也沾满了泥。这样很好,泥使我有了一种回归的感觉。”

小说中只要写到母亲,差不多都有他母亲的影子

“母亲是我的宗教,我对母亲不只是敬仰。”在刘庆邦《母亲的奖章》《平原上的歌谣》等代表作中,都写到了自己的母亲。事实上,刘庆邦的小说中只要写到母亲,差不多都有他自己母亲的影子。

刘庆邦9岁时父亲去世,姐弟六个全靠母亲一个人养活。他记得,当年报名参军没有通过,母亲给自己煮了一个鸡蛋,兄弟姐妹们却吃的是红薯面饼,这件小事让他至今心怀愧悔。

为了多干活、多挣工分,母亲天天跟男劳力一块儿干活,还被县里作为劳模表彰。母亲用亲身经历告诉刘庆邦,勤劳不只是生存的需要,还关乎人的品质和人的道德。受母亲影响,勤劳在刘庆邦眼里有着特殊意味。所以当有人希望他在书上留下寄语时,他经常会写下“天道酬勤”。

刘庆邦还坦言,他的文学启蒙也是由母亲开启的,“母亲不识字,但有文学天赋,讲起故事来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母亲如今已经去世了15年,但每年的清明、农历十月初一,刘庆邦都会回到家乡拜祭母亲,并趁这个机会和老乡亲朋闲谈积累素材。“一个作家如果是从农村出来的话,那么最好的深入生活的方式就是回家。这跟我小时候的情况差不多,肚子饿了,就想到找母亲。”刘庆邦说。

【编辑:祝洁】

(作者:欧阳春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