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守发热门诊44天,和团队一起接诊了7076位患者

长江日报-长江网3月2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谯玲玲)14个,这是3月1日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定点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的日接诊量,相比高峰值487人减少了近35倍。3月2日,是张继龙负责发热门诊的第44天,截至中午12点,这些天他和他的团队一共接诊了7076位患者。2日,仍在发热门诊坚守的张继龙熬红的双眼里充满着希冀。    

借救命药守着病人到凌晨4点

张继龙在发热门诊坐诊  

48岁的张继龙是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在急诊一线工作了12年。12月底,急诊科发热病人明显多了起来,高于往年同期。察觉到一丝不对劲的他每天都会在科室盯着。

发热门诊的人也越来越多,1月19日,张继龙被紧急调往发热门诊负责。每天有400多人涌向发热门诊,到了凌晨仍有百十来号人在排着长队。进入诊室后,医生们忙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张继龙不坐诊时,到了饭点就去门诊顶班,换医生下来吃饭。到了晚上,他再加诊,跟值班医生一起将当天的病人消化完,凌晨一二点下班成为常态。

1月21日,发热门诊接诊487人,张继龙忙到次日凌晨一点才回家。刚准备洗澡,电话响了,留观室的一位老人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指脉氧陡降,年轻的值班医生急得说话都带着哭腔。张继龙立即穿好衣服往医院赶。路上,张继龙通过电话了解病情,初步判断为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可能。为节约时间,张继龙跑到急诊科药房借出几盒救命药,抱着往发热门诊跑。经过紧急抢救,等到老人神志转清,各项生命参数趋于稳定,已是凌晨4点多。在办公室将就着眯了一小会,早上7:30张继龙又接着上班。

张继龙是年轻医生的“定心丸”    受访者供图

发热门诊的一线医生很多都不是急诊专业的。“让我来!”只要遇到危重患者抢救,张继龙都会亲自上场。每位医生第一次来发热门诊支援时,张继龙都会对他们说,“有任何困难,24小时打我电话”,这句话成了年轻医生的“定心丸”。

门诊量变少仍保持24小时待命2月29日,发热门诊门诊量24人;3月1日,门诊量14人。相比1月中下旬至2月初每天400多人的日门诊量,病人少了很多,24小时随时待命的节奏没有改变。2月24日凌晨,70多岁的郝奶奶突发心脏病,呼吸极度困难。120将她送往一家非定点医院,急查发现是严重的心力衰竭,因老人胸部CT提示有肺部感染,不能排除新冠肺炎,又被120紧急转运至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情况危急,张继龙立即组织团队抢救。待老人病情平稳后,为防止交叉感染,张继龙将她安排在单间接受隔离治疗。在留观室治疗5天后,郝婆婆呼吸困难缓解,已能下地走路,两次核酸排查均为阴性,排除新冠肺炎后转院接受专科治疗。

张继龙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像郝奶奶这样的急诊患者,只要有发热等呼吸道症状,都会被送往发热门诊。除了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白血病、脑外伤、先兆流产、急性心肌梗死、下肢动脉血栓等危急患者,发热门诊都碰到过。“这些复杂的病情对于以非急诊科医护为主体的发热门诊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和抱怨。”说起自己的团队,张继龙言语里满是夸赞。

夫妻二人一直坚守一线



张继龙在发热门诊留观室查房

从1月19日到3月1日,张继龙负责发热门诊的43天里,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7063人。高峰时,整个团队有18名医生和53名护士。张继龙说,所有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必须在他们这里得到排查,明确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没有感染的病人,轻症的对症开口服药,重症的建议到非定点医院去治疗。疑似及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就地抢救、留观,对接安排隔离或住院。每位患者的详细住址、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都要详细登记并上报。43天里,张继龙没有休息过一天。他的妻子单萍是市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疗组长,也一直坚守在一线。6岁半的儿子只能托付给年近70的岳父母照顾。张继龙在医院附近有一套空置了十多年的老房子,夫妻俩简单打扫后住了进去。“抗疫期间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拼尽全力,很是辛苦。跟其他人比,我们夫妻俩还能经常见面,已经算很幸福了。”张继龙说。

【编辑:刘晓星 符樱】

(作者:刘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