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公厕管理是检验公共事业的尺标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近日,武汉市事业单位的一则招聘公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招聘公厕管理员两名,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信息公布之后,诸如“大材小用”“不好好读书,管个厕所都不够格”之类的议论纷至沓来。

这次事业单位招聘的岗位,大多数学历限制都为本科,为什么当本科学历匹配在教师、医护等岗位时,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但当同样的学历要求出现在公厕管理员的岗位上,便引发了一些议论?“不好好读书,管个厕所都不够格”,抱有这种论调的人,其实自己心中倒是对行业分出了个三六九等——学历高就应当从事高级的岗位,学历低只能从事低端的行业,这不正是一种行业贵贱论?

城市在发展,公共设施在升级,以“厕所革命”为标志,城市的内在生活品质在努力提升。公厕管理员提出相应的招聘条件,说明公厕管理乃至公共设施管理追求一定的标准,需要投入精细化的努力,这当然会涉及到相应的专业要求。

公厕是一个窗口,反映一个单位、一片区域乃至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准。当然,公厕的整洁、干净乃至光鲜,往往是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有些地方看起来很现代、精致,但公厕环境就是做不好,部分原因是不重视,但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机制、管理投入跟不上去。作为最基础的公共设施,公厕环境取决于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厕所革命”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系列的方法。

公厕问题真正引起重视,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城市居民开始对公厕状况提出不满,脏、乱、差的公厕环境成为了人们诟病的焦点,于是,从1985年起,一批新的公厕开始投入建设。时间进入2000年前后,“环保”的概念开始植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厕的设置密度、卫生舒适、文明整洁等一系列需求被提上议程。与此同时,公厕取消收费的改革也被提出,伴随着迈入21世纪的步伐,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再上了一步台阶。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印证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公厕早就变成了文明的窗口,审视着公共事业的“良心”。

希望这次的“公厕管理员”招聘不仅可以帮助公共事业更上一层楼,也能促进人们校准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管理单位,看到他们幕后的努力付出。

原标题为《公厕管理审视公共事业“良心”

【编辑 李尔静】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