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肖捷向媒体记者挥手问好。特派记者郭良朔摄
如何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税立法如何推进?个税起征点调至多少?……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副部长史耀斌、胡静林围绕“财税工作和财政改革”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房地产税立法稳步推进 个税改革凸显新内涵
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改革社会关注度高,2018年两大税改如何推进?
史耀斌说,作为国际通行税种,我国房地产税制度设计在参考国际共性制度安排的同时,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来合理设计,比如合并整合相关税种以及合理降低房地产在建设交易环节的税费负担等。
他透露,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正在抓紧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房地产税总体思路就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按照这个总体思路,目前正在设计完善,并进行论证和听取意见。”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上调到多少?史耀斌说,将根据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来提出政策性建议。除了提高起征点,此次个税改革更凸显专项扣除的新内涵,首选重点是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百姓最急需最关切的方面。
他指出,改革会将分类税制转化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下一步将加快启动税改方案,同时启动个人所得税的修法。“相信通过这些改革,能够使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负更加合理,更好地显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效应。”
肖捷部长建议大家仔细阅读《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特派记者郭良朔摄
赤字率近年首降 债务风险可控
2018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拟按2.6%安排,系近年来赤字率首次下调,是否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会逐步退出”?
“尽管今年财政赤字率比上年有所降低,但是我明确告诉大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没有变。”肖捷说,今年预算安排的财政赤字按23800亿元考虑,与去年预算赤字规模持平。
他表示,赤字率有所下降,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状况不断改善是相吻合的。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留下更大空间。
谈及政府债务问题,肖捷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采取“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同时将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记者会结束时,肖捷建议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查看《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特派记者郭良朔摄
记者会结束时,面对记者追访,肖捷部长停下脚步耐心回答提问。特派记者 郭良朔 摄
财政助力乡村振兴 扶贫资金加强监管
乡村振兴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胡静林说,2018年中央财政将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多元投入的新格局;按照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同时加强资金监管,全面实施支农资金绩效管理。
针对个别“挪用挤占、虚报冒领扶贫资金”情况,他表示,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去年专项检查共追回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资金7.3亿元,450人被问责。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制度堵漏洞,加大查处力度,从2018年到2021年每一年都将把扶贫专项资金作为检查重点。(新华社记者韩洁 胡浩 刘红霞)
【编辑:陈智】
请输入验证码